题目

德国在华开设哪些学校?

30062ph011
同济大学校园一景
30062ph011

十九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后起的德意志帝国在1897年强占胶州湾,划定山东为其势力范围。为进一步扩大商业利益、缓和中德之间紧张关系,德帝国在义和团运动之后开始转变对华政策:由“大炮”掠夺转为“文化”渗透。文化政策的转变主要体现为1906年以后德国在华大规模兴办学校。1890至1914年,德国总共在全世界设立德国学校450家,仅1906至1913年在中国就设立德国小学164所和中、高学校15所,几近新建学校的40%。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青岛的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和建于上海的同济医工学堂,即现代上海同济大学的前身。

 

上海同济医工学堂

著名的上海同济大学,其前身可追溯至二十世纪初,由德国人创办的这所医学堂和工学堂为这所百年名校奠定了基础。德文医学堂的设立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德国海军军医埃里希‧宝隆(Erich Paulun)。1895年,宝隆在上海建立德国医院,通过募集所需资金,医院于1902年正式开张。此后,该院又进一步筹划成立附属医科学校。在民间基金会和德国外交部的支持下,1907年10月1日,德文医学校正式开学,并于1908年改名“同济德文医学堂”,取德国人与中国人同舟共济之意。

 

1910年,德国外交部、海军部、德国东亚协会及柏林手工业协会密商进一步建立技术学校,并决定在上海首先创办工业学校。该计划得到德文医学堂支持,两所学校决定合二为一,共享附属语言学校,更名为“上海同济医工学堂”,下设医学、工业各科及语言学校。1912年,工业学堂正式开学。1914年接收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学生,新增土木建筑科。

 

1917年,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加入协约国阵营,向德国宣战。随后法国巡捕房包围同济医工学堂法租界校区,宣布解散学校,同济面临建校以来最大危机。经社会各界奔走,中国政府教育部批准将同济改为华人私立学校,由华人董事会接管并迁往吴淞镇,最终于4月16日复课,同年12月更名“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德国在同济的主导地位至此结束,但德国的学制和教育教学传统却延续下来。

 

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

创办青岛高等学校最积极的倡议者是德国驻华公使雷克斯(Grof von Rex)。他多次向德国政府提议建校,并极力论证其乃“一本万利”之买卖。首先,创办大学可以消减中国人对德国武力强占其领土的敌意。其次,清政府于1905年废除科考制度、鼓励兴办新式学堂,为德国提供了展示其现代教育的良机。且以青岛为基地,德国文化可向全中国辐射。此外,从长远看,文化教育的收益绝非强占胶州湾可比,它不仅可为德国产品打开中国销路,还可为受德式教育的中国精英在政治上成为未来的亲德派,使德帝国在远东拥有与英美抗衡的文化资本。

 

1907年12月,德国政府接受雷克斯方案,正式向清政府提出照会。中国方面迅速响应,并于1908年4月与德方开展谈判。中方谈判代表为兼管学部的洋务派重臣、军机大臣张之洞。双方围绕选址、校名、课程设置、招生权、学位授予、办学经费等磋商,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达成中德合办大学的协议。1909年6月20日,清政府学部正式奏请设立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当日获得批准。

 

1909年10月25日,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正式开学。第一年招收学生约八十名,1914年在校生增至约四百名。本科分法政科、工科、农林科和医科,主要由德国教员用德语教学。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时,中国学生也被要求修习孔子之道,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作根本原则。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向德国宣战并攻占青岛,学堂被迫停办。学生转入德国人办的另一所学校──上海同济医工学堂。因有土木科转科学生,同济增设土木建筑科,成为日后的王牌专业。

30062ph010
青岛当地仍有不少十九世纪德国式建筑
30062ph010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1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