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徽墨为何在明朝名声大振?

30072ph004
程君房玄元灵气墨
30072ph004

明朝建立后,徽州作为首都南京的京畿,经济、文化、教育得以较好发展,徽墨制作业得以迅速恢复。明代徽墨在生产、经营方式上也呈现出新的特点,特别是明中叶以后,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出现雇佣劳动的生产方式,同时市场的繁荣使得消费者群体出现多样化。

 

徽墨一枝独秀的局面是从明代以后,伴随着徽商崛起和强大才开始呈现的。此后“徽墨”渐成为墨的代名词,代代相传,延续至今。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对墨的制作也有较详细记述,徽州制墨盛况空前。据明沈德符《野获编》记载,当时“徽人家传户习”,“例工制墨”。明末麻三衡《墨志》记载的明代徽州墨工有名者就多达一百二十多位。为了争夺市场,各家均挖空心思,频出新招,所制墨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明宣德年间(1425—1435年)徽州休宁墨肆为宫廷特制的龙香御墨,工部胡进言督造,做工极为精细,装饰图案工整,墨面图文清晰醒目,为御墨中的珍品。至于明成化年(1464—1487年)制的龙香御墨,石青色,两旁涂金龙纹,制法精致,也是墨中极品。到了正德、嘉靖年间,形成了歙、休、婺三大流派。歙派代表人物有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方瑞生等,作品端庄儒雅,烟细胶清,重香料、重包装,几乎包揽了贡墨和达官显贵用墨;休派代表人物为汪中山、邵格之、叶玄卿、吴去尘等,作品雅俗共赏,墨品华丽精致,墨面重彩饰,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婺派代表人物詹华山、詹文生等,利用当地盛产松烟的优势,所制墨品大众化,价格低廉,深受百姓与学子欢迎。

30072ph005
程君房盘带式墨
30072ph005

明代徽墨制作在形式和装帧上也下足了功夫。丁云鹏、吴廷羽、俞仲康等著名画家参与设计;黄鏻、黄应泰、黄应道、黄德时、黄德懋等著名刻工参与墨模雕刻,使徽墨超越了文房实用品而成为具有很高价值的艺术品。在这样背景下,出现了几部著名的制墨专著。程君房的《程氏墨苑》一书,记载墨名、墨式有五百余种之多;方于鲁有《方氏墨谱》六卷,收385式,分国宝、国华、博古、博物、法宝、洪宝六类,均为自造墨;还有方瑞生的《墨海》。方氏美荫堂用多色套印的《方氏墨谱》中的文犀照水墨的图谱,从精细的线条和娴熟的刀法可见当时徽州刻工的技艺水准。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0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