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徽墨传统制作技艺

30072ph020
30072ph020

徽墨是中国特有传统制墨技艺中的珍品,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墨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2006年5月20日,徽墨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制墨的历史不晚于春秋时期,依据十分有限的出土实物资料,只能粗略地描述先秦时期用墨的情况。汉以后有关文献丰富起来,制墨业的发展脉络也比较清晰。

 

徽墨的源头开始于唐末奚超,五代时李廷珪墨名满天下及其后续影响,使得歙州从北宋以后成为全国制墨业重镇,宋徽宗改歙州为徽州,“徽墨”之名由此诞生。明代随着徽商崛起,徽州制墨业达到鼎盛一枝独秀。入清以后,徽墨制作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趋势,形成了歙县、绩溪、婺源三大流派,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先后崛起,被称为“清四大家”。直到今天,“徽墨”一直是“墨”的代名词。

 

清末以后,国运衰落,民不聊生,徽墨也一蹶不振,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才逐渐复兴。尤其是从2005年中国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之后,徽墨制作技艺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多位国家级和省级项目代表传承人创作出不少名品佳作。

 

墨的制作过程既多且繁复,每个工序需要不同材料和处理方法,绝对一丝不苟。松烟是用含脂量高的松树枝干,经特殊工艺烧制的烟炱,是最早用于制墨的原料,迄今仍是用量最大的主料。不过,松烟的制备需消耗大量的松树,其生长周期长,在供应量上有所限制,油烟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除了烟炱,制作徽墨的另一个主要原料是胶,其用量与烟相当。制墨所用的胶为动物胶,是用牛、驴、马、猪等家畜的皮和骨提取出来。明胶的制作传统工艺现在仍有遗存,但制墨过程中使用的明胶绝大部分是现代化工厂中制造。除了烟和胶这两种主要原料,制作徽墨还要添加一些辅料,包括麝香、丁香、熊胆、猪胆、甘松、广藿香、梣皮(秦皮)、栀子仁、青黛、漆、金箔、朱砂、雌黄等,其主要目的,一是使墨具有特殊香气,二是起到预防腐败变质的作用,三是使墨具有特殊的颜色和光泽。

 

所有的主要原料和辅料备齐之后,就可以开始制作徽墨。徽墨的和制工序主要有除杂、配料、备胶、和剂、杵捣、揉剂、上模和压模等。最后一道工序是包装,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潮,保持墨的质量,同时,精美而又特色的包装也利于销售。

 

有人总结徽墨的特点:“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09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