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历代有哪些著名水利专家?

0808ph021
管子像
0808ph021

一部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治水的结晶。历代涌现的众多水利名家,则是历代民众治水活动的杰出代表,彪炳于世界科学文化史册上。管仲(约公元前725—前645年),名夷吾,字敬仲,尊称管子,战国时代齐国颖上(今安徽颖上县)人。管仲特别强调水利的地位和作用,把兴修水利看作是治国安邦的根本大计。有一次,管仲与齐桓公一起探讨治国方略,管仲认为水和旱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有严重影响,特别是水灾的危害最大。治理国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这些自然灾害,才能确保农业丰收,国家繁荣昌盛。在中国历史上,管仲首次提出了治水是治国安邦头等大事的论点。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家,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襄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年)为蜀郡守,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原灌县)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了中国早期的灌溉工程都江堰,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老百姓怀念他的功绩,建造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故事。李冰现在已成为都江堰灌区老百姓所崇拜的神灵。

0808ph018
李冰石像
0808ph018

郭守敬(1231—1316年),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科学家之一。元代初年的重要水利活动,大都有他参与。他在中统三年(1262年)提出六条水利建议,受到元世祖赞赏,并任命他为负责兴修水利的官员。此后他的主要治水功绩有:至元初参加了宁夏古灌区的修复重建工作,使得当地灌溉面积达到九百多万亩;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他引白浮泉水增加通惠河(京杭运河最北段)水量,并在河上修建船闸二十多座,使漕船由通州顺畅地直通积水潭;他曾亲自探查黄河上源,又在孟门(今山西吉县西,壶口附近)以下的黄河两岸数百里间,进行大面积的水准测量,并绘制成图,为黄河防洪、灌溉提供测量依据;他还以海平面为测量基准,提出海拔概念。

 

徐光启(1562—1633年)字子先,号玄扈,明代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古代著名科学家,对农学和水利学贡献最大。他注重对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强调水利建设必须以详审的水道地形测量为基础,详细介绍了测量仪器、施测步骤、计算方法、验收核实等技术要点。他尤其重视对传统农业水利经验的总结,编著了《农政全书》,是总结古代农业水利的著作。徐光启也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科学技术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bulb

《农政全书》

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是总结中国古代农田水利科技成就的著作。他评价水利在农业中的地位时说:“水利者,农之本也。无水则无田矣。”因此,在六十卷的《农政全书》中,水利即占九卷。在水利卷中,他归纳了前代对华北与东南水利规划和工程技术的精辟认识,系统介绍了多种农田水利建筑物,如圩岸、水闸以及河道疏浚等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组织等;对西方提水工具如龙尾水车(利用螺旋原理的提水器械)、玉衡(气压抽水机),储水水库以及勘探地下水等方法作了介绍。

林则徐(1785—1850年),字元抚,一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道光年间,以策划禁烟运动和抗英斗争而彪炳史册。同时,林则徐还是一位功绩卓著的治水名臣。在近四十年的宦海生涯中,他历官十三省,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东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边陲的新疆,各地都留下了他的治水足迹。

0808ph022
林则徐小行星纪念碑
0808ph022

康熙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二个皇帝,在位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很有建树的君主之一。康熙重视水利的发展,将河务、漕运与平叛三藩并列,作为施政的头等大事来处理,足见康熙重视治河的程度,以及治水在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所处的地位。后人将他的治水言论汇编成书,定名为《康熙帝治河方略》。

bulb

三藩

三藩是康熙初年遇到的政治问题,在清王朝统一中国的过程中,吴三桂、耿仲明及尚可喜立了大功,分别被封王据守云南、广东、福建要地。他们居功自傲,割据一方,成为清朝的心腹之患。

0808ph020
康熙像
0808ph020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2月0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