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镜怎样映照中国历史?

20509ph014
唐代喜鹊手镜
20509ph014

中国铜镜自齐家文化时期开始,历经4,000年历史,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发展出不同的时代特征。齐家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是一个铜、石并用的时期,距今4,000年,发掘所得的铜镜很少,其中有1975年甘肃广河齐家坪墓葬出土的一面七角星纹镜。到了商、周时代,是中国青铜器发展的鼎盛时期,但是铜镜的发展仍在初创阶段。镜形均为圆形,镜体薄,镜钮不太规范,桥形、长条形、橄榄形都有,已知的考古发掘资料约百余面。

 

春秋战国是铜镜的发展与流行时期,特点是形体轻巧,纹饰精致,条流畅。镜形以圆形为主,偶见方形,多为弦纹钮。纹饰结构从初期的单纯地纹,后在地纹上增添主纹饰,到战国中晚期还出现了镂空(透雕)、金银错、嵌玉、彩绘等工艺的铜镜。这时期铜镜的纹饰种类则主要有:素镜、纯地纹、花叶纹、山字纹、饕餮纹、菱格纹、凤鸟纹、兽纹、蟠螭纹、狩猎纹等。

 

两汉是中国铜镜发展的鼎盛时期,全国各地均有出土,数量多,分布广。镜形基本为圆形,半圆形钮为主,也出现了一些伏兽形钮,纹饰表现手法为平雕、雕和浮雕。汉代铜镜开始出现铭文。纹饰种类上主要有西汉的蟠螭纹、蟠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纹、草叶纹,以及“日光”、“昭明”等以铭文为装饰的铭文带镜。

 

三国魏晋时期是铜镜发展的中衰时期,由于社会动荡,铜镜出土量少、质次,流行的纹饰品种基本上是东汉纹饰的延续,创新不多,南北方差异大。南方由于社会相对稳定,以湖北鄂州、浙江绍兴为中心的铜镜铸造业保持了一定的兴盛;北方则由于战乱频仍,铸镜业基本处于衰退阶段。

20509ph005
三国时期的神兽纹铜镜
20509ph005

隋、唐时期中国铜镜又再复兴、繁荣。镜形上,除圆形外,出现了方形、委角方形、葵花形、菱花形等。镜体较为厚重,铜质含锡量高,镜钮以半圆形为主,同时出现了兽钮、龟钮等。

20509ph006
隋唐“炼形神冶”瑞兽纹镜有一佛教经典中的迦陵频伽(人头鸟身),反映出佛教的兴盛(上海稻房藏镜)
20509ph006

两宋是社会由盛转衰,也是铜镜由盛向衰的转折时期。至此后铜镜的合金成分发生变化,含锡量下降,含铅量上升,整体的工艺水平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当中部分原因跟当时“存天理,去人欲”的社会风气有关,这使自由的艺术思想受到窒碍;加上宋代经济发达,铜大量被采用作铸币之用,也间接使铜镜的发展受到影响。

20509ph007
辽金时期的摩羯镜(拓片)
20509ph007

辽、金、元时期社会动荡,生活不安定,铜镜铸造业也处于不景气的状态。明、清时期由于出现玻璃镜,逐渐取代了铜镜,这时期已是中国铜镜的尾声。明清铜镜多作为象征吉祥、团圆的信物或礼品,其铜镜多为黄铜,基本为圆形,新创的纹饰有人物多宝。

20509ph008
清代描金风景画具柄镜(局部)
20509ph008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1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