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中国古代家教

30054phn001_01
30054phn001_01

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传统使得古代家庭教育拥有独特内容和形式,并且与中国的社会发展息息相关,对今天的家庭教育也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是中国古代家教的鼻祖,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而儒家思想始终是中国发展的主流思想,在其影响下古代家教逐渐形成重视家庭伦理、礼仪教育的鲜明特点。这样的特点是由中国自古重视礼乐文化传统决定的,而从蒙学开始就培养孩子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进一步巩固了社会等级秩序和这种礼乐文化。受隋唐以来产生的科举制度影响,古代家教又充满了选官文化的色彩,使得“学而优则仕”成为家庭教育的另一目标。

 

中国古代不仅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十分重视家教教材的编写。不同的教材,其承担的教育目的也不同,以识字为主的综合知识型教材有“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以封建伦理道德为主的蒙学课本,有《弟子规》、《孝经》、《二十四孝》等书。还有一类教材是以家庭为基础而产生,是父祖对子孙、族长对族人的训示教诲──家训,如《颜氏家训》、《朱子家训》以及《曾国藩家训》。

 

至于私塾则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学术思想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在众多书院中,以学风和师德流芳百世的著名书院更是每朝都有,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三味书屋。不过,伴随着封建王朝的没落,私塾也随之没落,取而代之的是各式新兴学校。

 

帝王之家的教育是培养储君的教育。储君作为未来的君王,他的素质与能力关乎本家族以至家天下的兴衰,所以历代帝王都非常重视对太子的培养和教育,太子老师的人选更是精挑细选。帝师是否心正德厚关系到储君待人处事的态度,著名帝师如吕不韦、诸葛亮、张居正以及陈宝琛等,其政治思想尤其影响了帝王的施政方针。

 

在中国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对女子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女子更好的为丈夫、子女、家庭服务。因此,女子教育的内容也以“三从四德”为基本准则,而分为伦理教育、文化教育、艺能教育三个部分。至于家教形式,以家庭、宗族、私人教育为主。宗族女子教育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分别教授。一些有能力的宗族开设女学、女塾。早期的宗族女学性质属于为贵族少女婚嫁做短期集训;后期则是启蒙教育的水平。

 

随着近代教育改革,新式族学将传统的蒙学和经学两段式教育结构改为分级制教学。分级制教学把教学分成蒙学堂、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等阶段,并各级按照学部的有关规定采用不同的教程和教学方法,教育渐趋平等和普及起来。

作者:
上载日期:
2021年11月03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