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京剧是由徽剧演变而来?

20506phn001_01
徽剧《贵妃醉酒》(中新社施广德摄)
20506phn001_01

徽剧形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是一个从深厚的徽文化沃土中生长而又搏击风浪、称胜剧坛的戏曲剧种。若问京剧从何而生?若问昆曲因何而衰?都得叩问徽剧。若问徽剧今何在?它的艺术精华、多种声腔还在众多剧种中延续,光大着其他艺术形式的生命,而它自己则只有一个“天下第一团”──“安徽省徽剧团”,独留于今。因而,它是一项重要的文化遗产。在2006年5月20日中国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作为安徽的重要地方戏曲之一的徽剧赫然登榜。其中的青阳腔和高腔(即岳西高腔)与徽剧有“血缘关系”,并曾同为一体,可见徽剧在中国戏曲遗产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因而,它的生存状态备受关注。

20506ph003
京剧《打焦赞》,刘琪饰杨排凤
20506ph003

“徽剧”之名,是在1956年安徽省徽剧团成立时始用,但它涵盖了历史上徽戏内容,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正名。徽剧与徽班则有着不同属性和特殊关系:徽班是演出团体的名称;徽剧是一个戏曲艺术的名称。“徽班”之名先出,最早见诸文字的是明代万历三十年(1602年)冯梦祯记述了“吴徽州班”的演出,实际只是“徽人(主要是徽商)之班”。而所演之“艺”,则是引入明代四大声腔:余姚、海盐、弋阳,尤其以昆曲为多。而当以上四大声腔在徽班(包括民间班社)中渐变徽音,融入民间艺术,并出现了“徽州腔”、“青阳腔”等被称作“徽池雅调”的新声时,作为具有地域性的声腔“徽调”便告出现。到了明末清初之际,尽管徽商蓄养的家班性质的徽班,仍以昆曲为主,但民间组合的徽班,则以“徽池雅调”为盛。徽班并从徽州、池州(紧邻徽州)进入隔江之地的安庆石牌等地,又与当地的戏曲声腔相融合,形成了“石牌腔”、“安庆二黄”等更为丰富和更具艺术特色的“徽调”声腔。徽戏成熟了,成为乾隆年间一朵戏曲奇葩。徽剧由此而走向扬州,返回徽州,再上京都,享誉天下。在“四大徽班”进京后的近百年中,吸纳众艺之优,熔“徽班”于一炉,而嬗变出一个伟大剧种:京剧。没有徽班,难测徽剧何时何地产生;没有徽剧,徽班则没有艺术内核,能存多久?二者命运相共,生死相依,这是戏曲史上的独特现象。在徽剧400年创艺及兴衰历史中,徽剧乐于奉献,撒播艺术种子,乃至将自己的全部精华融化在一个新生的艺术之子──“京剧”之中。

bulb

“徽州腔”

徽州腔是明代“四大声腔”(即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及海盐腔),在徽班中早期融入徽音、徽艺的声腔。它与明代中叶出现于近邻的青阳腔(又称“池州腔”),被称为南北时尚“徽池雅调”。它们同出一源,艺术特点都是在高腔套曲中加“滚唱”与“滚白”。当时戏曲刻本很多,有一种叫《新刊徽板合像滚调乐府官腔摘锦奇音》,正可说明。徽州腔、青阳腔应同属早期“徽调”之声腔,至今青阳腔仍为安徽省徽剧团最具特色及为人喜爱的一种声腔。

bulb

“石牌腔”、“安庆二黄”

石牌腔是乾隆年间徽班、徽戏在石牌地区与北来的“梆子腔”和当地民歌、民谣融合的徽调声腔。以吹腔、拨子为主体。已从曲牌体转为板腔体,曲调亮丽优美,是“乱弹”腔系中最具特色和最为流行的声腔,故石牌腔又称“枞阳腔”和“安庆梆子”。石牌与枞阳是距离不远的邻县二地,当时艺人常以自己的地名来作为“腔名”和“班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两淮盐政伊龄阿在上报朝廷应禁书籍(含戏曲唱本)中说:“至于乡村镇市以及上江、安庆等处,每多乱弹,系出自上江之石牌地方,名曰石牌腔。”也可反证“石牌腔”影响之大。“安庆二黄”:徽调中极重要的声腔。主要形成于乾隆时期的石牌一带而扬名于扬州,直至影响全国。它并不一定是安徽艺人独创,但却是安徽艺人在石牌一带融合多种艺术、长期冶炼的一种独具特色的声腔,并由徽班唱红大江南北。徽调中的“二黄”有“二黄平”(“二黄平”就是二黄平板,为一板三眼,每句唱词多为十个字,并分为三、三、四字)、“老二黄”、“反二黄”等。其曲低回婉转,长于抒情,早期以竹笛与唢呐伴奏,故名为“二簧”。安庆徽班去扬州演出时,便出现“安庆有以二簧调来者……安庆色艺最优”的评价。而今以“二黄”通用。

20506ph002
除徽剧外,傩戏亦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为传统傩剧
20506ph002
20506ph004
徽州古民居,这里孕育了包括徽剧等绚丽多姿的徽州文化
20506ph004
20506ph001
徽剧《连环记》,安徽省徽剧团,李龙斌饰吕布,王丹红饰貂蝉
20506ph001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