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京劇是由徽劇演變而來?

20506phn001_01
徽劇《貴妃醉酒》(中新社施廣德攝)
20506phn001_01

徽劇形成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是一個從深厚的徽文化沃土中生長而又搏擊風浪、稱勝劇壇的戲曲劇種。若問京劇從何而生?若問崑曲因何而衰?都得叩問徽劇。若問徽劇今何在?它的藝術精華、多種聲腔還在眾多劇種中延續,光大着其他藝術形式的生命,而它自己則只有一個「天下第一團」──「安徽省徽劇團」,獨留於今。因而,它是一項重要的文化遺產。在2006年5月20日中國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作為安徽的重要地方戲曲之一的徽劇赫然登榜。其中的青陽腔和高腔(即岳西高腔)與徽劇有「血緣關係」,並曾同為一體,可見徽劇在中國戲曲遺產中的重要地位與影響。因而,它的生存狀態備受關注。

20506ph003
京劇《打焦贊》,劉琪飾楊排鳳
20506ph003

「徽劇」之名,是在1956年安徽省徽劇團成立時始用,但它涵蓋了歷史上徽戲內容,並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正名。徽劇與徽班則有着不同屬性和特殊關係:徽班是演出團體的名稱;徽劇是一個戲曲藝術的名稱。「徽班」之名先出,最早見諸文字的是明代萬曆三十年(1602年)馮夢禎記述了「吳徽州班」的演出,實際只是「徽人(主要是徽商)之班」。而所演之「藝」,則是引入明代四大聲腔:餘姚、海鹽、弋陽,尤其以崑曲為多。而當以上四大聲腔在徽班(包括民間班社)中漸變徽音,融入民間藝術,並出現了「徽州腔」、「青陽腔」等被稱作「徽池雅調」的新聲時,作為具有地域性的聲腔「徽調」便告出現。到了明末清初之際,儘管徽商蓄養的家班性質的徽班,仍以崑曲為主,但民間組合的徽班,則以「徽池雅調」為盛。徽班並從徽州、池州(緊鄰徽州)進入隔江之地的安慶石牌等地,又與當地的戲曲聲腔相融合,形成了「石牌腔」、「安慶二黃」等更為豐富和更具藝術特色的「徽調」聲腔。徽戲成熟了,成為乾隆年間一朵戲曲奇葩。徽劇由此而走向揚州,返回徽州,再上京都,享譽天下。在「四大徽班」進京後的近百年中,吸納眾藝之優,熔「徽班」於一爐,而嬗變出一個偉大劇種:京劇。沒有徽班,難測徽劇何時何地產生;沒有徽劇,徽班則沒有藝術內核,能存多久?二者命運相共,生死相依,這是戲曲史上的獨特現象。在徽劇400年創藝及興衰歷史中,徽劇樂於奉獻,撒播藝術種子,乃至將自己的全部精華融化在一個新生的藝術之子──「京劇」之中。

bulb

「徽州腔」

徽州腔是明代「四大聲腔」(即崑山腔、弋陽腔、餘姚腔及海鹽腔),在徽班中早期融入徽音、徽藝的聲腔。它與明代中葉出現於近鄰的青陽腔(又稱「池州腔」),被稱為南北時尚「徽池雅調」。它們同出一源,藝術特點都是在高腔套曲中加「滾唱」與「滾白」。當時戲曲刻本很多,有一種叫《新刊徽板合像滾調樂府官腔摘錦奇音》,正可說明。徽州腔、青陽腔應同屬早期「徽調」之聲腔,至今青陽腔仍為安徽省徽劇團最具特色及為人喜愛的一種聲腔。

bulb

「石牌腔」、「安慶二黃」

石牌腔是乾隆年間徽班、徽戲在石牌地區與北來的「梆子腔」和當地民歌、民謠融合的徽調聲腔。以吹腔、撥子為主體。已從曲牌體轉為板腔體,曲調亮麗優美,是「亂彈」腔系中最具特色和最為流行的聲腔,故石牌腔又稱「樅陽腔」和「安慶梆子」。石牌與樅陽是距離不遠的鄰縣二地,當時藝人常以自己的地名來作為「腔名」和「班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兩淮鹽政伊齡阿在上報朝廷應禁書籍(含戲曲唱本)中說:「至於鄉村鎮市以及上江、安慶等處,每多亂彈,系出自上江之石牌地方,名曰石牌腔。」也可反證「石牌腔」影響之大。「安慶二黃」:徽調中極重要的聲腔。主要形成於乾隆時期的石牌一帶而揚名於揚州,直至影響全國。它並不一定是安徽藝人獨創,但卻是安徽藝人在石牌一帶融合多種藝術、長期冶煉的一種獨具特色的聲腔,並由徽班唱紅大江南北。徽調中的「二黃」有「二黃平」(「二黃平」就是二黃平板,為一板三眼,每句唱詞多為十個字,並分為三、三、四字)、「老二黃」、「反二黃」等。其曲低回婉轉,長於抒情,早期以竹笛與嗩呐伴奏,故名為「二簧」。安慶徽班去揚州演出時,便出現「安慶有以二簧調來者……安慶色藝最優」的評價。而今以「二黃」通用。

20506ph002
除徽劇外,儺戲亦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為傳統儺劇
20506ph002
20506ph004
徽州古民居,這裏孕育了包括徽劇等絢麗多姿的徽州文化
20506ph004
20506ph001
徽劇《連環記》,安徽省徽劇團,李龍斌飾呂布,王丹紅飾貂蟬
20506ph0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