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俑在南北朝至清代的发展历程

20502ph020
吹笛击节俑,元代河南焦作出土
20502ph020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间战争频仍,民族迁移促进了全国民族大融合与文化间的互动交流。此一时期的陶俑在风格上显示出时代特征,即陶俑在形体和相貌上都表现出少数民族特色,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甲骑具装和镇墓兽等新的俑型。西晋定都洛阳后,重新制定丧葬礼仪制度,随葬俑群种类形成固定的组合,包括:镇墓俑、仪仗俑、侍仆俑、乐舞俑和庖厨俑等。西晋王朝虽然短命,但统一全国后,葬仪制度重新规定,随葬俑群也形成了新的规范。西晋陶俑形体矮小,质料以陶质为主,造型由东汉的姿态生动转而呈现比较呆板,内容上则淘汰了东汉时家居享乐的生动的百戏人物造型。

 

隋唐时期,中国古典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融中外文化于一炉。隋唐俑比秦汉俑,在数量、题材、手法上都要丰富得多,且大为加强写实,其发型、服饰、体态、神情、动作各尽其妙。隋代统一全国,但随葬的俑群仍承继着北周和北齐的系统,有镇墓俑、出行仪卫和家内奴婢乐队等内容。唐代崇尚富含生命力的健康美,人物形象体魄强健,精神奋发昂扬,充满自信与生命力。文官武官俑表现隋唐时期崇文尚武,锐意进取的开阔胸襟。相对于男俑而言,隋唐时期仕女俑的艺术形象活泼写实,丰满圆润,形态生动,面目传神,注重于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而且手法娴熟,主题鲜明。隋唐时期妇女的服饰艳丽,款式多样;发式不惜花样翻新,见于记载的发式近百种。隋唐陶俑最大特点,在于形象塑造精妙。其制作阶段包括造型、制模、压制、修整、素烧、陶彩绘,三彩则需施釉、釉烧等特殊工艺。彩绘釉陶和唐三彩的出现,常见黄、褐、绿、白等彩,也有蓝彩或黑彩,使唐俑更添绚丽色彩。

20502ph017
唐参军戏俑
20502ph017

宋代随着丧葬习俗的变化,特别是兴起焚烧纸明器习俗,使得随葬陶俑较前减少。宋俑在题材方面,由于流行堪舆术,人们迷信风水,因此,出现并盛行与迷信有关的镇墓俑,或叫压胜俑、神煞俑。此外,文官俑、武官俑和男女侍俑仍普遍流行。个别地区还出现以墓主人形象塑造的陶俑,包括墓主人生前种种生活场面,以及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特定内容。在宋代,许多富有浓郁生活气息的俑类相继出现,呈现出明显的时代特征,“生活俑”类除已有的庖厨俑、肩舆俑外,还有为墓主人及其眷属服务的梳妆俑,反映丧家子孙着丧服的礼拜、哀泣之类的俑,以及舞俑、杂剧俑等。

bulb

肩舆俑

肩舆,俗称轿子,舆夫即轿夫。从先秦到两晋时期,上层贵族主要是乘车外出。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轿子在宋朝普及。《清明上河图》对出没在繁华的京城汴梁大街上的轿子有形象记录。这些轿子较之汉唐时期,选材更精良,造形更美观。肩舆俑正是以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陶塑艺术的魅力。对肩舆与舆夫形象的刻画,不仅展示了宋代的陶塑技艺,同时真实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现实生活和民情风俗。

20502ph018
瓷质敷彩男戏俑,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高18厘米,江西鄱阳洪子成夫妇合葬墓出土
20502ph018
20502ph019
金代男侍俑,河南焦作新李封村金墓出土
20502ph019

曾在古代雕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俑,由于丧葬习俗的变化,逐渐被“纸扎”所代替。明代以俑随葬已属尾声,艺术水平也日渐下降。明代的陵墓中以俑随葬虽然为数甚少,但发现的墓葬用俑的数目却往往很多,庞大的随葬俑群又成为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主要内容是出行仪卫。明清陵墓中随葬的俑群在某种程度上比较真实具体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若干侧面。陶俑的随葬到清代实际上已经消亡。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