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30046ph020
30046ph020

寿山地处福州北郊山区,峰高千余米,美如仙境。山中蕴藏珍奇宝石,石色与纹理变化多端,或玲珑、斑斓、精纯、璀璨,姿彩迥异,向为金石书画家钟爱。篆刻家高石农(1916—1988年)于《咏寿山石》中颂赞其跨越千年之美:“寿山佳石玉润质,青黄赤白瑰丽色。载誉遐迩始南朝,治印雕琢出奇迹。”

 

寿山石以石英斑岩、火山角砾岩、砂质砂岩为主。其纹理酷似流水,类近环带,可比泽脂,分布在寿山乡一带。按其特性概分三大类:

一、山坑石:产于寿山、月洋两地区内的寿山诸峰,石色艳丽缤纷。以坑名者,有都成坑石;以地名者,有老虎岗石;以山名者,有芙蓉山石;以岭名者,有鸡角岭石;以峰名者,有金狮峰石;以岩名者,有九茶岩石,更有以采掘者名,如善伯洞石。

二、水坑石:为寿山石中的一个大类,产于寿山溪一带,如水晶洞、坑头洞、溪中洞等均有产石,多有冻石,如:水晶冻、鱼脑冻等。

三、田坑石: 田坑石温润可爱,呈透明或半透明状,颜色外重而内淡,分为黄田石(或称田黄石)、白田石、红田石等。寿山溪两旁水田下淹藏的田黄石,因无固定坑位,凭机缘采得,故甚珍稀。

 

若缺良工精刻,寿山石的精神终究未能唤醒。据潘主兰(1909—2001年)的《寿山石刻史话》所记,寿山石雕之始远溯南朝(公元445年)。雕刻家依石相形,随纹取材,以山水、人物、花鸟、虫鱼、走兽、佛道等为题,精工细刻,贯注一己灵性,力求完美,作品不仅透现神采,更展示个人艺术主张。

 

寿山石雕历史悠久,名家辈出,虽曾有东、西门派之分,但殊途同归,经传承发扬,成就辉煌艺术瑰宝。近代涌现的创作者,技艺不逊前人,作品为人津津乐道。生于清康熙年间的杨璇,技法精绝古朴,所作之马、牛、虎,与古代名家可争一技之长。其作品《伏狮罗汉》、《鼠瓜钮印章》等,已为故宫博物院收藏。

 

著名的寿山石的雕匠,包括有郭懋介(1924—2013年)师从寿山石雕东门派代表人物林友竹,擅长人物圆雕及浮雕、薄意,作品题材广泛,技法糅合传统与创新,渗透文学、艺术气息,意境高远。2002年完成之《羲之爱鹅》,获中国华东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林亨云(1930—2018年)早年专攻木雕,后转向寿山石雕刻,结合牙雕之细腻及木雕之清婉,无论人物或动物,均具个人风格。1978年创作之《游鱼》,意趣悠然,美不胜收,已列为珍品。

 

润泽如凝脂的寿石山亦为书画篆刻家所喜,以细腻刀法在寿山石印章悉心雕琢,齐白石(1864—1957年)、吴昌硕(1844—1927年)、潘主兰、陈子奋(1898—1976年)、陈巨来 (1904—1984年)等名家,留下无数珍品。

 

寿山石以其美丽之躯现于人前,从古至今,不仅获雕刻家用心琢磨,文人雅士亦赋诗写词,颂赞其美。寿山之石,经鬼斧神工的粉饰,赋予人文精神,继之升华为性灵,历经沉淀,余韵无尽,绽放不灭的文化光彩。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8月2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