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如何分辨俑的“身份”?

20502ph028
五代南唐人首鱼身像,长35厘米,江苏江宁祖堂山李忭钦陵出土
20502ph028

春秋时期,人们制作陶俑不太深究俑的身份。自秦代则开始讲究随葬俑的工作性质。秦始皇陵兵马俑可以分为兵与将,包括将军俑、武官俑和武士俑。武官俑头戴长冠,身穿铠甲。而自隋唐以降所形成的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产。公元672年偃师杨堂墓所出的文官俑,在其颈下书有“文官”二字。唐代出土大型三彩文官俑,富贵奢华,雍容华贵。武官俑则戴鹖冠,着裤褶,外着裲裆。

20502ph026
唐文吏俑,高112.5厘米
20502ph026

男女侍俑是俑像中出现最早、延续时间最长的类型。由于其身份属于地位低下的奴婢,是墓主人生前侍从的形象,故其服饰、发式、年龄、动态、神情表现起来都相对自由。这些俑均能真实表现侍从的朴实性格,创作者以写实手法勾勒人物的特征,并能在一般侍从俑的恭顺共性中,突出个性。

20502ph025
东晋男侍俑,高28厘米,1962年江苏省南京市中央门外郭家山出土
20502ph025

乐舞百戏是一种综合表演艺术,它以极大的包容性,融多民族、多地域、多风格于一炉,构成了中国古代庞杂的乐舞体系。汉代乐舞俑堪称其中之代表,其规模数量随意,组合形式灵活,以殿堂楼阁或庭院广场作为演出场所,形成汉代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独特的陶塑艺术形式,乐舞百戏俑凝聚了汉代社会精神,形态各异的乐舞俑通过造型上的大写意手法,手舞足蹈的大型动作,生动而豪放的神情,焕发出强大鲜活的生命力,张扬着乐观自信的生活激情、审美理想和文化精神。

20502ph027
唐骆驼载乐俑,高66.5厘米,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庭诲墓出土
20502ph027

仪仗俑在中国古代出土俑像的组成部分中占有重要地位,持续时间相对较长。最著名的武威雷台汉墓出土东汉铜车马仪仗俑,包括铜马、铜车、牛车,以及手持矛、戟、钺等兵器的武士俑、奴婢俑等,共计九十余件,组成了一支气势磅礡的车马仪仗俑队伍,足见墓主人官位之显赫。

 

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就有身着短褐、外罩铠甲的骑兵鞍马俑,还有跪射和立射两种姿态的武士俑,均手持弓箭作欲射状,形态写实而生动。南北朝时期宁夏固原出土的甲骑具装俑颇具特色,骑马武士及马匹均身披铠甲,其中甲指人铠,具装即马铠,马铠成为军队中的普遍装备,这种模拟重装骑兵的甲骑具装俑,在北朝上层官吏墓葬中多有出土。此后骑射俑逐渐退出随葬俑的行列。

 

压胜俑在初唐的墓葬中开始出现,其形象神奇怪异,首先流行于湖南长沙和山西长治地区,两地的压胜俑各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压胜原写为“魇胜”,意即“魇而胜之”,古代迷信用法术或符咒等方法以达到制胜邪祟,祈福纳祥的目的。镇墓俑一般以力士或天王形象出现,而魇胜俑则形象比较奇特,唐代流行形象为十二生肖,宋代以来形象变化较为奇特,与此时流行的生死观念和习俗有关。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