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

俑在南北朝至清代的發展歷程

20502ph020
吹笛擊節俑,元代河南焦作出土
20502ph020

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間戰爭頻仍,民族遷移促進了全國民族大融合與文化間的互動交流。此一時期的陶俑在風格上顯示出時代特徵,即陶俑在形體和相貌上都表現出少數民族特色,魏晉南北朝時期出現了甲騎具裝和鎮墓獸等新的俑型。西晉定都洛陽後,重新制定喪葬禮儀制度,隨葬俑群種類形成固定的組合,包括:鎮墓俑、儀仗俑、侍僕俑、樂舞俑和庖廚俑等。西晉王朝雖然短命,但統一全國後,葬儀制度重新規定,隨葬俑群也形成了新的規範。西晉陶俑形體矮小,質料以陶質為主,造型由東漢的姿態生動轉而呈現比較呆板,內容上則淘汰了東漢時家居享樂的生動的百戲人物造型。

 

隋唐時期,中國古典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融中外文化於一爐。隋唐俑比秦漢俑,在數量、題材、手法上都要豐富得多,且大為加強寫實,其髮型、服飾、體態、神情、動作各盡其妙。隋代統一全國,但隨葬的俑群仍承繼着北周和北齊的系統,有鎮墓俑、出行儀衞和家內奴婢樂隊等內容。唐代崇尚富含生命力的健康美,人物形象體魄強健,精神奮發昂揚,充滿自信與生命力。文官武官俑表現隋唐時期崇文尚武,銳意進取的開闊胸襟。相對於男俑而言,隋唐時期仕女俑的藝術形象活潑寫實,豐滿圓潤,形態生動,面目傳神,注重於人物內心世界的刻畫,而且手法嫺熟,主題鮮明。隋唐時期婦女的服飾豔麗,款式多樣;髮式不惜花樣翻新,見於記載的髮式近百種。隋唐陶俑最大特點,在於形象塑造精妙。其製作階段包括造型、製模、壓製、修整、素燒、陶彩繪,三彩則需施釉、釉燒等特殊工藝。彩繪釉陶和唐三彩的出現,常見黃、褐、綠、白等彩,也有藍彩或黑彩,使唐俑更添絢麗色彩。

20502ph017
唐參軍戲俑
20502ph017

宋代隨着喪葬習俗的變化,特別是興起焚燒紙明器習俗,使得隨葬陶俑較前減少。宋俑在題材方面,由於流行堪輿術,人們迷信風水,因此,出現並盛行與迷信有關的鎮墓俑,或叫壓勝俑、神煞俑。此外,文官俑、武官俑和男女侍俑仍普遍流行。個別地區還出現以墓主人形象塑造的陶俑,包括墓主人生前種種生活場面,以及意識形態領域中的特定內容。在宋代,許多富有濃鬱生活氣息的俑類相繼出現,呈現出明顯的時代特徵,「生活俑」類除已有的庖廚俑、肩輿俑外,還有為墓主人及其眷屬服務的梳妝俑,反映喪家子孫着喪服的禮拜、哀泣之類的俑,以及舞俑、雜劇俑等。

bulb

肩輿俑

肩輿,俗稱轎子,輿夫即轎夫。從先秦到兩晉時期,上層貴族主要是乘車外出。作為一種交通工具,轎子在宋朝普及。《清明上河圖》對出沒在繁華的京城汴梁大街上的轎子有形象記錄。這些轎子較之漢唐時期,選材更精良,造形更美觀。 肩輿俑正是以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示了陶塑藝術的魅力。對肩輿與輿夫形象的刻畫,不僅展示了宋代的陶塑技藝,同時真實反映了北宋時期的現實生活和民情風俗。

20502ph018
瓷質敷彩男戲俑,南宋景定五年(1264年),高18厘米,江西鄱陽洪子成夫婦合葬墓出土
20502ph018
20502ph019
金代男侍俑,河南焦作新李封村金墓出土
20502ph019

曾在古代雕塑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俑,由於喪葬習俗的變化,逐漸被「紙紮」所代替。明代以俑隨葬已屬尾聲,藝術水平也日漸下降。明代的陵墓中以俑隨葬雖然為數甚少,但發現的墓葬用俑的數目卻往往很多,龐大的隨葬俑群又成為顯示身份地位的象徵,主要內容是出行儀衞。明清陵墓中隨葬的俑群在某種程度上比較真實具體地反映了當時社會現實生活的若干側面。陶俑的隨葬到清代實際上已經消亡。

Last updated:
2019-11-12

Extended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