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0431phn001_01
书局是文学精华的集中地(视觉中国)
0431phn001_01

中国大陆当代文学的第一阶段(1949—1966年),是文革前的文学,俗称“建国十七年文学”。这阶段的文艺工作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指导,通过国家的意识形态运作和一系列政治运动、思想批判和斗争,倡导社会主义文艺方向。这时期的作家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解放区参加革命实践的知识分子,一是国民党统治区的左翼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学创作都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也隐约体现出新文学传统的现实战斗精神。但有一部分在政治斗争中被剥夺了写作权利的作家,他们的潜在写作则更能代表这一时期的思想艺术。

bulb

左翼

“左翼”是指在政党或阶级中,在政治思想上倾向革命的人。

bulb

新文学

“新文学”指中国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以反封建为主要内容的白话文学。

0431ph001
文革前的文学,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发展方向,图为毛泽东(左起)与周扬、矛盾、郭沫若
0431ph001

五十年代以来,大陆政治运动频繁,展开了一系列的政治大批判,剥夺了许多作家的写作权利。其中有两次最严重的批判运动,一次是1955年的“胡风反革命集团”事件,第一次以知识分子正常地阐释自己的文艺观点为罪行,以私人通信为证据,株连了2,100多人,当中拘捕了92人,隔离审查62人,停职检查73人,胡风、阿垄、绿原、路翎、张中晓等人都惨遭迫害。另一次是1957年的“反右派运动”,是一次对知识分子的大规模迫害运动,全国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多达53万人,文艺界也有大批作家遭到迫害,较著名的有丁玲、冯雪峰、艾青、萧乾等知名作家和一大批青年作家。这些运动可以看作是文革的前奏。

0431ph002
“胡风集团”合影,前排左为曾卓;后排左起徐放、杜谷、牛汉、冀汸、绿原、路翎
0431ph002

文革前大陆知识分子的主流写作,基本上迎合了当时的政治要求,以文艺的形式阐释和宣扬当局政策。但也有部分良知未泯的作家,在创作中曲折地表达了为民请命的忧患意识,并在艺术上运用民间形式或民间的隐形结构来表达,使作品在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同时,也能让读者有所惊喜。当时以创作中、长篇小说的成就较大,主要体现在现代历史题材和农业合作化的题材上,代表作家有梁斌、杨沫、欧阳山、杜鹏程、赵树理、周立波等。当时的诗歌、散文均以政治抒情或以歌颂新事物为主调,但也有像郭小川的《望星空》那样的作品,表达出作者内心的真实苦恼。而戏剧创作中较优秀的有老舍的《茶馆》和田汉的《关汉卿》等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品。

0431ph003
《茶馆》的第一幕手稿,这个剧本是老舍1957年为配合宜传宪法而创作的
0431ph003

文革前坚持潜在写作的作家主要有三群人,第一群是三四十年代留下来的老作家,他们失去了发表作品的权利,如无名氏、沈从文等;第二群是胡风集团冤案的被株连者,如胡风、绿原、曾卓、张中晓等人;第三群是在反右运动和其他政治运动中被打成右派的作家,如诗人穆旦。相对于当时浮夸虚伪的文风,这些潜在写作显示了那个时代真正的文学水准。

0431ph004
沈从文(左)在文革前已失去发表作品的权利,右为其妻张兆和
0431ph004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1月1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