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代邮驿的衰灭之路

0905ph008
明弘治十四年的驿符
0905ph008

据沈括《梦溪笔谈‧官政一》介绍,北宋驿传制度有“步递”、“马递”、“急脚递”三个等级。其中“急脚递”速度最快,可以“日行四百里”。宋神宗熙宁年间又设“金字牌急脚递”,据说可以“日行五百余里”。宋代传递官府文书的驿站通称为“急递铺”。凡有官府文书送到,立即传递,不分昼夜,风雨无阻。此后元、明、清各代仍然沿用“急递铺”之称。

0905ph007
元急递铺权杖
0905ph007

《元史‧兵志四》说:“元制‘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盖以通达边情,布宣号令,古人所谓置邮而传命,未有重于此者焉。” “站赤”或写作“展齐”,据说原义可能是指“管理驿站的人”。大致从元代起,“站赤”已经成为“驿站”的同义词。元代邮驿系统的实际效能,在当时具有领先于世界的水准。元帝国以地跨欧亚大陆之广阔影响,连续万里远征之宏伟经略,在世界历史上写了光彩夺目的一页。世界史学者也注意到,较为完备的驿传制度,是元代政治军事成就的重要条件。以元帝国的疆域而论,元代经营的驿路总里程远远超过偏安东南的宋朝,与汉唐相比也堪称宏阔。

0905ph006
元代驿站乘马铜牌
0905ph006

明清疆域辽阔、统一繁盛。这一时期驿政也日趋成熟,主要表现在完善的驿传制度,全国邮驿网络通达,甚至清代在西藏也设立了邮驿机构,称作“塘”,东北和西北地方邮驿的开拓也受到重视。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邮驿制度的弊病也逐渐显露出来。明清两代都曾改革驿政。朱元璋称帝之初,就针对元代驿制的弊病,为明代邮驿“立法垂宪”,明确规定邮驿系统的基本任务是“专在递送使客,飞报军务,转运军需等物。”他在位期间,曾经多次严厉处理违反驿令的贵族官僚,据说一时驿递制度较为严明,民间安宁,“里甲不扰”。之后,明朝首辅张居正的邮驿改革发挥了更为显著的影响。针对当时在位者常滥用邮驿,进行大量私娱活动,造成驿务废弛的现象,张居正从限制官员的驰驿特权入手,如规定非官职人员不得侵扰邮驿,官员只能按国家规定的级别享用食宿,不得违规提出奢侈的要求。为了推行改革,张居正以身作则树立典范。不过在他死后,他的改革全被废除,明代的邮驿又再陷入混乱状态。

bulb

里甲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层组织形式,由明太祖制定,这规定是为了便于推行黄册制度。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登载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并按从事职业,划定户籍,主要分为民、军、匠三大类。里甲制的每110户编为一里,由丁粮最多的10户担任里长,其余100户则称为甲首。各里中无力承担差役的鳏寡孤独人户,则带管于110户之外,称为畸零户。10名里长以10年为一个周期轮流应役,先后顺序根据丁粮多寡预先编排,每年由1名里长率领10名甲首应当差役,并负责管理一里之事。

清朝时,雍正帝即位不久后,就在给兵部的上谕中指出:“驿站关系重大,经朕屡加严谕,然其间积弊,难以尽诘。有在官之累,有在民之累。”究其弊端,在于“官吏通情受贿”(《雍正实录》),于是宣布,违反规定而多用驿夫驿马,地方可以据实举报,以便有关部门予以严肃处罚。清朝末年,尽管邮驿管理形式有所调整,但在西方邮政制度的冲击下,最后仍走上衰灭的命运。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将驿站全数撤销。

0905ph009
清皇太极的满文信牌
0905ph009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0月2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