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西游记》

0417ph025
0417ph025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描写了唐朝太宗贞观年间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四人保护唐僧西行,历经磨难求得真经的故事,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是以唐代高僧玄奘(公元602—664年)到印度求法取经,这一真人真事为背景,再经历漫长演变才成型的小说。玄奘口述的见闻录《大唐西域记》、唐代文言小说集《独异志》中有了与《西游记》类似的内容。在宋代出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则具备了《西游记》的基本情节轮廓。而元代西游记杂剧”和稍晚一些的“西游记平话”,在故事的完整与具体描写上又有所发展。由于明代通俗小说的文化地位仍十分低下,《西游记》的作者很难查证。近代鲁迅推论《西游记》出于明代文人吴承恩之手,受到较多的肯定。

 

《西游记》的结构复杂,可以分为一小、一大两个段落。前七回描写孙悟空诞生神话及其闹三界,此后则转入唐僧取经的故事,中间还有一个说明取经缘起的过渡段落。情节跨越了神佛所居的天界、阎王鬼魅所居的阴间和介于二者的人间三层时空背景,历经了或取譬自然,或象征社会,或影射历史,或直指人心的九九八十一难,多姿多彩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乃至整个人类所面临的种种问题。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长篇小说不同,《西游记》采用的是游历型的结构,所以它的主要人物只有唐僧师徒四人,但以他们为中心,又描绘了各种宗教神灵、妖魔鬼怪。作者往往将人性、动物性和神怪性的特质巧妙地结合,表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质量与个性特点。虔诚庸弱的唐三藏、有英雄风采的孙悟空、贪恋食色的猪八戒和默默苦行的沙和尚的形象都十分生动。

 

虽然采用的是非现实的形象构成,但《西游记》的内容是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如书中严整有序的神佛世界,就是尘世间统治机构的翻版。而那些称王称霸、误国害民的妖魔,实际上也是社会上各种黑暗势力的幻化形象。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形象,无论他们以什么形体出现,都具有人类的品性,从而使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有了最坚实的基础。自《西游记》问世以来,对它的诠释就众说纷纭。有人重视作品的政治寓意,有人强调小说的哲理内容,更有人从文化精神的角度探求书中的深刻思想,反映了其丰富内涵。在古代的四大奇书中,《西游记》凭其对人类的本性与经验的深刻揭示,超越了一切时空的界限,体现出更高层次的文化哲学价值。

 

《西游记》在国内外广为传播,版本无数。它不仅在国内及韩、日等东亚邻国多次重印,在英、法、德、俄等西方诸国也有多种译本出版,是在国外传播得最广的中国古代小说之一。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10月10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