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古时的酒礼有哪些?

0909ph005
唐代《宴饮图》表现了酒宴上的众生相
0909ph005

中国古代礼仪的本质在于“尊尊”、“亲亲”。因为古代是宗法社会,特别是周代,国家与社会同构,人与人之间既有血缘关系,所以要“亲亲”——爱自己的亲属;也由于血缘的远近亲疏构成了尊卑有等,所以要“尊尊”——尊敬兄长与宗子。“尊尊”、“亲亲”既是行礼的目的,也是制定礼仪的原则。所有的“礼”及礼的仪文中无不贯彻了这种精神。

           

“尊尊”是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及其统治的根本,但在具体的仪文当中“亲亲”无疑是基础,因为没有“亲亲”,就不能把统治对象招拢。因此周代的各种礼仪在表面上都要弄得“其乐也融融”。酒的性质(它的美味与刺激性)最适合制造这种“其乐也融融”的气氛。然而,酒的长处在此,其短处也在此。参与礼仪者只顾“亲亲”,忘了“尊尊”(这在统治者看来是礼仪目的),在行礼场合中,没上没下、没大没小,乱了等级,甚至喝得口吐白沫,喧嚣叫嚷,酒的联欢作用过了头,往往弄得不欢而散。这也是统治者特别警惕的,所以礼仪上的“礼”更有节制作用,不许“亲亲”越过限度,及时把“亲亲”引导到“尊尊”的轨道上来。

0909ph007
《宫乐图》
0909ph007

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乡州邻里之间定期的聚会宴饮。周代的“乡”相当于五个州(每州2,500户),是个高层的地方行政单位。“乡饮酒礼”分许多层次,其中最高级的是乡大夫(主持乡政者)宴请贡于朝廷(周天子)的贤良之士;较低层次的是乡人邻里之间的欢聚。欢聚前,他们一起祭祀鬼神,祭祀后便按照一定的仪式饮宴。仪式庄重,不仅有仪文,还有音乐伴奏。其精神是“让”和“敬”,通过行“乡饮酒礼”养成谦让和庄敬的人生态度。秦汉以后,“乡饮酒礼”曾长期为士大夫所沿用,直到清代道光年间,朝廷为了把行礼经费拨充粮饷,才下令废止。

0909ph006
清末广东佛山举行乡饮大宾礼,六十岁以上赴会者二千多人。
0909ph006

干杯与罚酒

参与饮宴,“干杯”之声每每不绝于耳,其实近代中国人饮酒不习惯一饮而尽,特别是一个人独饮之时。因为北方人喝的都是酒精度数很高的白酒,这样的酒一饮而尽,胃里受不了。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人对进口的食物和饮料都注重品“味”,不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吸,怎么能品出酒的美味呢?古代的酒,度数很低,为了表示豪爽,一饮而尽也是常见。

 

为了增加宴会的欢乐气氛、增加热闹程度,也为了拉近彼此的关系,与宴者还编造出许多顺口溜劝人多喝,有的还想出带有强迫性的手段使人多饮,“罚酒”就是其中的一种。古代宴席上的惩罚是把受罚者驱逐出宴席,而不是让他喝酒。“罚酒”本是文人搞的一种“韵事”。晋人石崇的《金谷诗序》中说他与一些文士在金谷园游乐,人们有所感触,“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

 

酒过三巡

在评书与旧戏中经常可以听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的话。这句套话表明宴饮已经到了一定的深度,有什么实质性的问题可以开始谈了,或者说宴饮已经到了尾声。所谓“三巡”,就是三遍。主人给每位客人斟一次酒,如巡城一圈,斟过三次,客人都喝光了,这就叫“酒过三巡”。

           

“酒过三巡”这种说法大概起源于人们围桌进食以后。唐代以前,人们进食方式是席地而坐,各有一套餐具,分餐而食。与宴者各有一席,分散而坐,为之斟酒也不会有“巡”的感觉。随着胡床(一种高脚折迭椅)传入中原,人们有了高凳,为此逐渐发明了桌子。到了唐代人们围着桌子吃饭的图画出现了(不过那时的桌子类似长方的高案)。古人倡导饮酒有节,饮不过三爵,过则违礼。因此“酒过三巡”的深层含义应是:酒已经喝得不少了,有正事谈正事,没有正事的话,也就应该散了。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7月24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