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巴金如何在多场社会运动中自保?

0425ph013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巴金
0425ph013

1955年,上海掀起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政治运动。作为上海文艺界的领导人之一,巴金从5月下旬起,写了几篇文章,表明态度,划清界限,以求“过关”。1957年在“反右派”斗争中,巴金出席各种座谈会、批判会,作人云亦云的发言或联合发言。总之,五六十年代的几次思想政治运动中,为回应号召,保全自己,巴金跟在别人后面,对自己过去的一些朋友、熟人如胡风、丁玲、艾青等“投井下石”。1986年,他在《怀念胡风》中沉重地自我解剖:“我对自己的表演,也感到恶心,感到羞耻。今天翻看三十多年前写的那些话,我还是不能原谅自己,也不想要求后人原谅我。”

bulb

“胡风反革命集团”

由1955年第1期《文艺报》附刊《胡风对文艺问题的意见》所引发,国内文艺界批判胡风文艺思想的活动,发展成为政治性的反对胡风反党集团运动。把胡风和同他有关连的一批文艺工作者列作“胡风反革命集团”,冠以“反党”罪名。

bulb

“反右派”

1957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中,把一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划为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后发展成为反右派斗争。

0425ph012
1949年巴金与胡风(后排右一及右二)摄于北京
0425ph012

1958年上半年,巴金的《法斯特的悲剧》一文受到批评,接着,《文汇报》又载文批评他1957年提出的“把文艺还给人民”是一个错误的口号,4个月以后,一场全国范围的大批判等待着他。1958年10月,《中国青年》、《读书》、《文学知识》三家有影响力的刊物,以“为了把共产主义的红旗插遍一切思想领域”为由,开始对巴金作品展开分析批判。往后的8个月中,全国各种报刊共刊登文章六七十篇,并先后出版两本批判论文集。这样有组织地以讨论为名,对一位当代作家过去的作品展开大批判,在现代文学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些批判使巴金受到极大的震动和惊骇。在1962年5月举行的上海市第二次文代会上,巴金作了题目为《作家的勇气和责任心》的发言。文中明快地表达出多年堆积在胸中的心里话,表现出反对“左”的文艺思想的勇气。这个发言受到许多文艺工作者的欢迎,却惹怒了主管上海宣传工作的张春桥和姚文元等人。由于美联社报道了发言摘要,刊登这个发言稿的《上海文学》也受到批评。

0425ph014
文革时期的天安门广场
0425ph014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惊恐的巴金烧掉了一些可能惹出麻烦的信件,可是厄运还是降临了。9月10日,他的家被造反派查抄。10月,他被关进“牛棚”,丧失了一切人权。接着,是不断的批判斗争,侮辱折磨和无休止地自我检查、认罪。他的作品被指为“大毒草”全部被封杀。 1968年2月《文汇报》以整版篇幅发表声讨文章,指他为“无产阶级专政的死敌”;1969年6月,上海文化系统在人民杂技场召开“斗争巴金电视大会”。肉体的折磨、思想的重压、精神的摧残、人格的凌辱,曾使巴金想到自杀。1970年春节后,巴金奉命到地处松江县的干部学校劳动,先修苇席棚,然后抬粪水、挑菜担草、喂猪、搓草绳。最后,他以坚强的意志活下来了。

作者:
上载日期:
2019年05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