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莺莺传》与《西厢记》有何关系?

0410ph012
《参订注释西厢记》插图:“西厢步月”。
0410ph012

元稹《莺莺传》:唐德宗贞元年间,温情俊朗的张生到蒲州旅游,住在城东普救寺,恰好他的寡居远亲崔氏也借住在寺中。当时蒲州乱兵抢掠,崔氏受到张生的保护,事后宴请张生,并让女儿莺莺出见。张生对莺莺一见倾心,通过婢女红娘传诗,打动了莺莺,约他月下相会。可是当张生如约赴会时,却被她板起面孔教训一顿,张生因而大失所望。不料几天后莺莺主动来与他幽会。从此两人经常相聚,但莺莺却常面带愁容。后来张生去了长安,二人仍有书信往来。莺莺在一封长信中,深情地希望两人能作终身伴侣,但张生还是抛弃了她,并对友人大发美女是祸水的议论。一年多后,两人都已婚配,张生又要求见莺莺,莺莺却始终不肯见他。

bulb

元稹

元稹(公元770─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官至工部尚书同平章事(相当于宰相),诗与白居易齐名,并称“元白”。

0410ph011
元末明初刻本《西厢记》(残本)
0410ph011

莺莺不仅是良家少女,还是大家闺秀,在那婚姻须由父母决定的时代,竟能突破礼教的束缚,与张生由相恋而私合,并期望成为眷属。这是对爱情自由的大胆追求、勇敢行动,具有鲜明的反礼教意义。她虽期望成功,但对失败也有思想准备,最后那样坦然无悔,是难能可贵的,更使其形象富有思想光彩。张生的可鄙,并不止于对莺莺始乱终弃,更在于用蹩脚的议论为其不光彩的行为辩解,从而又添了一层伪君子色彩。后人将这篇小说改编为戏曲《西厢记》,改变结局,再造张生,才使这个才子佳人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莺莺传》的故事在宋代文人中传为美谈。金代有个姓董的书生将它改编为以唱词为主的曲艺《西厢记诸宫调》,称“董西厢”。到了元代,戏剧家王实甫在《董西厢》的基础上创作了元曲名作《西厢记》,又称《王西厢》。

bulb

蹩脚

本指跛脚。此处指差劲、不高明。

《西厢记》是讲述赴京赶考的张生在普救寺得遇崔莺莺,互相爱恋,以诗传情。有强徒要抢莺莺,崔老夫人以许嫁莺莺为条件征求能救之人,张生借友人之力退了强徒之兵,老夫人却以莺莺已经许人为由赖账悔婚。张生相思成病,得婢女红娘相助,与莺莺私相配合。老夫人拷问红娘,红娘仗义执言,斥老夫人言而无信。老夫人无奈,要张生去京城赴试,做了官才能将莺莺配他。张生与莺莺依依惜别。后张生高中得官,与莺莺结婚团聚。

 

《西厢记》与小说原作《莺莺传》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其一,剧中的张生始终苦恋莺莺,忠于爱情。其二,原作中并不重要的老夫人角色,在剧中成了自由恋爱的阻力、传统家长制的代表。其三,红娘的作用和形象大大加强。其四,全剧紧紧围绕争取爱情自由的主线展开情节,反封建礼教的主题鲜明突出,最后还提出“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祝愿。

作者:
上载日期:
2018年12月27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