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於2021-2022學年在中四級開始推行,中國文化研究院(下稱「本院」)為支援學校教授此科目,特邀資深前線教師協助設計教學策略,並從本院《通識‧現代中國》、中華學社《當代中國》等網站精選多元化的材料,製作成適切的教學資源,協助教師教授有關內容。
第四批資源(共12課節,涵蓋課題二的第四個學習重點及課題三的第一至二個學習重點),於12月24日上載至本院網站。第四批資源詳情見下表。
主題一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學習重點 4 香港特別行政區參與國家事務的裨益及貢獻 (共四節)*
*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自行更改節數。
課節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1. 裨益(1):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 |
|||
2. 裨益(2):讓香港具備「一國兩制」的優勢 |
|||
3. 貢獻(1):香港在不同範疇推動內地發展及交流 |
|||
4. 貢獻(2):捐款賑災或支援內地發展中地區的需要 |
課節 1. 裨益(1):國家支持香港發展的政策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課節 2. 裨益(2):讓香港具備「一國兩制」的優勢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課節 3. 貢獻(1):香港在不同範疇推動內地發展及交流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課節 4. 貢獻(2):捐款賑災或支援內地發展中地區的需要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學習重點 1 形成香港社會以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特徵的因素:香港的發展概略;中華傳統文化與不同文化的融和對香港社會的影響(共四節)*
*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自行更改節數。
課節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1. 香港社會文化的特徵 |
|||
2. 香港社會文化的成因 |
|||
3. 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 |
|||
4. 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 |
課節 1. 香港社會文化的特徵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課節 2. 香港社會文化的成因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課節 3. 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課節 4. 中華文化為主體的多元文化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學習重點 2 多元文化特徵對於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推動文化的兼收並蓄;有助文化創新與反思;促進不同族裔融和共處;培養植根中華文化而具世界視野的公民素養(共四節)*
* 教師可按學校情況,自行更改節數。
課節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1. 多元文化的特徵對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 (1) |
|||
2. 多元文化的特徵對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 (2) |
|||
3. 多元文化的特徵對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 (3) |
|||
4. 多元文化的特徵對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 (4) |
課節 1. 多元文化的特徵對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 (1)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課節 2. 多元文化的特徵對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 (2)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課節 3. 多元文化的特徵對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 (3)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課節 4. 多元文化的特徵對香港社會的積極意義 (4) |
教學進度表 |
教學簡報 |
工作紙 |
如老師希望取得相關教材的word版本,請電郵:ls@acsohk.org.hk 提出。老師請於電郵中清楚列明姓名、任教學校名稱及電郵地址,以方便本院盡快處理。謝謝。
如有其他任何查詢或意見,請電郵至 ls@acsohk.org.hk 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