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拖拉時間線瀏覽更多

(四)井岡山根據地與中央蘇區建立

mainsite_psd_nanjing04_2
mainsite_psd_nanjing04_2

經過多次失敗的武裝鬥爭後,毛澤東等領導人不同意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大力發動城市起事的路線,力主「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事餘部到達井岡山,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次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事餘部和湘南起事農民軍抵達井岡山,與毛澤東的部隊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陳毅為政治部主任。不久彭德懷也率部前來會合。朱德、毛澤東經過長期戰鬥,發展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游擊戰爭策略,使紅軍得以生存和發展。

1929年1月,毛澤東、朱德、陳毅率領紅四軍主力進軍贛南,相繼開闢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後以其為中心發展成中央革命根據地即中央蘇區。1931年1月,根據中共中央決定,中共蘇區中央局成立,後由從上海南下的周恩來任書記。同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任主席,項英、張國燾任副主席;不久又組成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懷任副主席。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設在江西瑞金。至此中共的中央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並統轄和領導全國蘇維埃區域的鬥爭。

中共為何將江西等地的農村革命根據地叫做「蘇區」,把紅色政權稱為「蘇維埃」政權?

答案見下。

mainsite_psd_nanjing04_1
mainsite_psd_nanjing04_1

江西井岡山今貌。1920年代後期,中共於井岡山建立革命根據地。

mainsite_psd_nanjing04_2
mainsite_psd_nanjing04_2

繪畫:毛澤東與朱德(戴帽者)在井岡山會師時握手。秋收起事失敗後,毛澤東於1927年10月率餘部到井岡山,發展農村革命根據地。次年4月,朱德率南昌起事餘部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會師。

mainsite_psd_nanjing04_3
mainsite_psd_nanjing04_3

井岡山會師後,毛澤東、朱德將部眾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左圖: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軍旗;右圖:井岡山紅軍故事雕塑。

mainsite_psd_nanjing04_4
mainsite_psd_nanjing04_4

黃洋界保衛戰場景雕塑。1928年8月,國民黨軍攻井岡山,於黃洋界為紅軍所敗。游擊戰是紅軍主要戰術,對中共往後的武裝鬥爭影響巨大。

mainsite_psd_nanjing04_5
mainsite_psd_nanjing04_5

井岡山根據地鞏固後,紅軍相繼開闢贛南、閩西革命根據地。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召開,圖為大會會場。

mainsite_psd_nanjing04_6
mainsite_psd_nanjing04_6

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佈,位於江西瑞金的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成立。至此中共的中央革命根據地正式形成。圖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舊址。

mainsite_psd_nanjing04_7
mainsite_psd_nanjing04_7

1931年11月, 中共蘇區中央局委員於江西瑞金合影,左起:顧作霖、任弼時、朱德、鄧發、項英、毛澤東、王稼祥。

mainsite_psd_nanjing04_8
mainsite_psd_nanjing04_8

在1931年11月江西瑞金召開的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

mainsite_psd_nanjing04_9_v2
mainsite_psd_nanjing04_9_v2

1932年2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家銀行在瑞金成立。圖為該銀行舊址及其發行的債券和鈔票。

mainsite_psd_nanjing04_10
mainsite_psd_nanjing04_10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國徽及中共蘇區中央局機關報《鬥爭》。蘇區成為中共控制下的國中之國,並不斷擴展。

中共為何將江西等地的農村革命根據地叫做「蘇區」,把紅色政權稱為「蘇維埃」政權?

「蘇維埃」本是俄文совет(英文soviet)的音譯,意為代表會議。其始用起源於1905年俄國革命,1917年的十月革命後,政權稱工農兵蘇維埃,國名則為蘇俄共和國或蘇維埃共和國聯盟。自1927年以來,中共在各地發展紅軍,均學習蘇聯把根據地名為「蘇區」,建立名為蘇維埃的紅色政權。以中央蘇區為例,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毛澤東為主席,項英、張國燾為副主席。同時,還制訂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土地法令、勞動法和關於經濟政策的決定等法律檔案。

本專題主要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圖1、7)、FOTOE(圖2-6、8-1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