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MADE IN CHINA」的物品。無論是否喜歡,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中國製造」。而這,距離基本物資依賴進口的日子並不久遠。中國是如何發展成今天這個製造大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呢?

年紀大些的人想必都聽過洋火(火柴)、洋灰(水泥)、洋車(自行車)的說法。它們代表了一個年代,在那個年代,中國沒有自行生產這些物品的能力,要從洋人(外國人)那裡進口。

今天,世界各地都可以看到「MADE IN CHINA」的物品。試圖抵制也好,嘗試過不用中國貨的生活也好,結果往往都難以如願。無論是否喜歡,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中國製造」。而這,距離「洋」字頭的物品主導市場的日子並不久遠。中國是如何從基本物資依賴進口發展成今天這個製造大國、被稱為「世界工廠」呢?

 

前30年的堅實基礎

在西方發動並主導的頭兩次工業革命裡,中國一直是落伍者,後來甚至還淪為了被掠奪者。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字,1949年中國年工業凈產值只有45億元。現代製造業在GDP中所佔比重只有4.3%。工業基礎薄弱,不僅產品產量低,而且工業部門殘缺不全,大部分工業原料和機器設備必須依靠進口。「一窮二白」是新中國成立時所面臨的現實條件,製造業也不例外。

建國後,為了將落後的農業國建設為先進的工業國,國家發起了大規模的工業化建設,成功完成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包括蘇聯幫助設計的156個建設項目以及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培養了大量技術專家與產業工人。該階段的發展特點是:重工業優先、集中資金和優勢力量發展部分工業。鞍鋼、一汽等一系列著名製造企業也在這一時期紛紛湧現。

1952至1980年間,工業投資累計達39.55萬億元,同期工業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7.9倍。到1978年時,中國已如期實現了第一代工業發展的目標——建成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工業在GDP中所佔的比重已升至44.1%,並形成了門類齊全的工業和研發體系。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izaoye_1949-1978niangongyezongchanzhi_1
(數據來源: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匯編)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izaoye_1949-1978niangongyezongchanzhi_1
book

中國於1984年根據聯合國統計司的《所有經濟活動的國際標準行業分類》(ISIC)制定了第一個行業分類標準《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在此之前主要從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角度劃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現行標準將工業劃分為採礦業、製造業、電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三個門類行業。

此時,中國的製造業已能夠製造各類工業和消費產品。 但它們更多地是工業產品,在消費品製造方面,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產品種類還很不足。

然而,這並不是說,頭30年的發展無足輕重或是與後來的改革開放相對立,事實上,正是這一時期為後來中國發展成為製造大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像今天被稱為「中國工業驕傲」的京東方,就可以追溯至1956年建成的北京電子管廠(774廠)。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北京電子管廠一直是中國最大、亞洲最強的電子元器件廠,是中國電子工業和國防工業的骨幹企業。而今天中國商飛的C919大飛機、高鐵也都離不開頭30年的技術積累與傳承。

20060517184a
2006年竣工投產的鞍山鋼鐵集團西部現代化板材精品基地(來源:中新社)
vcg111155871557
北京電子管廠等電子工業的老廠區現已成為著名的798藝術區(來源:視覺中國)

 

後40年的快速追趕

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估計,1980年中國製造業佔世界比重已升至3.5%,已經進入世界工業大國行列。改革開放後,中國日益融入世界經濟,大批外國製造企業進入內地。在國有企業成為骨幹的同時,非公經濟也蓬勃發展,製造業開始轉向「兩條腿走路」。中國出現了民營、外資、合資、合作企業。

外國品牌進入國內市場也令中國製造企業意識到品牌與質量的重要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算是1985年的「張瑞敏砸冰箱」事件。隨着質量的改善,很多家庭開始購買國產電子產品和輕工產品,電視上開始有了各類產品廣告,燕舞收錄機廣告紅遍全國。中國逐漸開始有了自己的消費品名牌,並呈現出地方特色,如蘇州的長城電扇、上海的海鷗牌相機等。

vcg111121715781
今天的海爾膠州空調互聯工廠(來源:視覺中國)
vcg111121715781

 

九十年代,中國基本完成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型。民營企業家靠敏銳的市場嗅覺和敢為天下先的果敢,在經濟轉型過程中贏得了競爭優勢。與之相對應的是,一些未適應市場變化的國有企業開始隕落。長三角、珠三角隨沿海地區製造業的騰飛成為全國的經濟龍頭。

1998年的數據顯示,除膠捲、可樂、 咖啡等少數消費品以外,中國多數消費品市場都被國產品牌主導。特別是在電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市場,市場佔有率前十位皆為國產品牌,如容聲、小天鵝等。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izaoye_rushiqiangangchanliang
(數據來源:新中國五十年統計資料匯編)

踏入新世紀特別是加入WTO以來,受中國引進外資政策以及全球製造企業佔領中國及亞太市場戰略的影響,大量外資湧入中國,中國沿海地區眾多出口導向型製造企業贏得了大量訂單,成為國際製造業的生產外包基地。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MADE IN CHINA」開始聞名全球,尤其是IT產品、玩具、服裝等。因此有人開玩笑說:如果深圳到東莞的高速公路堵車,就會造成全球的內存漲價。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全球出現新一輪產業結構調整。中國政府通過多項政策措施振興裝備製造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部署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推動製造業轉型升級。製造業也因此經歷了從勞力密集型到資本密集型再到技術密集型的轉向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izaoye_zhongguozhizaoyechukouzhanshangpinchukoudebaifenbi
(來源:世界銀行)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izaoye_zhongguozhizaoyechukouzhanshangpinchukoudebaifenbi

 

現狀與挑戰

根據第一財經研究院的測算,中國製造業總產出在2010年超越美國,並連續多年穩居第一。2017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MVA)達24.06萬億元,是1978年1500億元的160倍。

從全球比重來看,根據聯合國《2018年工業發展報告》(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18 ),中國在全球MVA中所佔比重最大,從2006年的12.6%翻了一番至2016年的24.4%。而排名第二的美國在同一時期內佔比從20%降至16%,並一直保持在20%以下。

main_site_illustration_zhizaoye_zhongguozhizaoyezhanquanqiubizhong-04
(數據來源:根據公開報道整理)
vcg111202126677
波蘭華沙的華為旗艦店(來源:視覺中國)

與此同時,產品生產能力發生了根本變化,實現了由短缺到豐富充裕的巨大轉變。很多產品生產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220多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汽車產量超過2780萬輛,連續十年蟬聯世界第一。空調、冰箱、彩電、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大批家電通信產品產量也均居世界首位。2017年,中國有76家製造企業入選全球製造500強,數量僅次於美國(133家)和日本(85家)。

受益於巨大市場的規模效應、良好的基礎設施保障、完備的產業鏈基礎(包括高效率的產業工人和受過良好教育的工程師隊伍)以及建國來的技術積累與傳承,中國製造業經歷了後發但快速的發展。

另一方面,中國製造業的短板也日益明顯:先進製造業佔比不高,仍處於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低端;重要行業缺乏核心技術,超精密製造等極端製造能力不強,造成對外國技術的依賴;部分領域產品質量的可靠性、穩定性有待提升,大大影響了品牌價值;而自主創新能力薄弱也制約了中國製造業的進一步發展。

2018年6月,世界經濟論壇與科爾尼(A.T. Kearney)管理諮詢公司聯合發佈《2018 年「製造業的未來」準備狀況報告》,對比了各國製造業的現狀:中國在「製造業結構」方面排名第五,「製造業驅動因素」方面則排在第25位。報告認為,中國在科技含量、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制度環境等方面還有相當大的趕超空間。這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對中國製造業處於全球第三梯隊的判斷相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中國是製造大國,但還不是製造強國。

 

工業文明以來的歷史一再顯示,沒有強大的製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美、德、日、英、法等經濟強國都是從製造大國和強國發展而來。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是推動國家發展、引領增長、繁榮和創新的引擎。歷來受到各國重視。近年來西方發達國家紛紛推出新的工業戰略以應對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正是為了避免在一輪競爭中掉隊。

過去的 20 年裡,中國已經踏上了從低端產品到高端產品的升級之路。政府扶持先進製造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層出不窮, 3D打印、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等先進製造業都得到了全新的發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經濟領域已出現了科大訊飛、曠視科技等「中國製造」的創新引領者。或許,不遠的將來,一個製造強國即將誕生。

 

 

參考資料:

《我國經濟增長動力及其轉換》 國家統計局統計科學研究所 2014/12/31

《中國部長談中國製造:尚處世界第三梯隊 存在四大缺陷》 多維新聞網 2018/7/17

《國家間的較量:中國製造業究竟水平如何?》 新浪財經 2018/9/29

Industrial Development Report 2018 

世界銀行

《從落伍者、追趕者到超越者:中國工業百年發展之路(1913-2013)》胡鞍鋼 高宇寧 鄢一龍 浙江社會科學 2013年第9期

《改革開放進程中的中國製造業發展格局》 李金華 東南學術 2018年第4期

《新中國五十年(1949-1999)》 中國統計出版社 1999年版

《中國製造業現狀與國際比較研究》 林玉倫 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3期

《「中國權重」在全球製造業版圖中舉足輕重》 第一財經 2018/4/9

《劇變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製造業發展史》 羅百輝 價值中國網 2008/12/1

上載日期:
2019年09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