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少數民族人人能歌善舞?

1703ph049
流行於四川、雲南的少數民族舞蹈——圓圈舞。
1703ph049

少數民族所創造的歌曲及舞蹈極其豐富,富有特色。由於歌舞是少數民族主要的娛樂及社交活動,因此從小到大,他們都是在歌舞陪伴下成長,也是民族的一種文化特徵。

 

放牧及狩獵歌曲

放牧與狩獵歌曲多流行於以狩獵和畜牧業為主的赫哲族、鄂倫春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蒙古族、藏族、塔吉克族等少數民族中。內容多為表現放牧或狩獵生活,讚美家鄉,歌唱牛、羊、婚姻、愛情等。

1703ph050
草地鍋莊——為藏族、彝族等民族的民間舞蹈。
1703ph050

頌讚歌曲

頌讚歌曲有頌讚英雄人物和諸如賓主互敬等的內容。頌讚英雄人物的如塔吉克族的《白鷹》、《公主堡的傳說》等。此外,亦有歌頌蒙古族的英雄人物,如《嘎達梅林》、《英雄陶克圖之歌》等。

1703ph054
新疆哈薩克族使用的傳統彈撥樂器——冬布拉。
1703ph054

敍事歌曲

敍事歌的主要內容是歷史傳說、民族遷徙、婚姻家庭等,多由民間藝人、原始宗教的宗教職業者及老年人演唱,且有伴奏。中國有民間敍事歌的少數民族有近30個。例如黎族的敍事歌曲有3種類型:是以一種基本曲調為基礎,隨語言音調即興發揮,結構較自由;一種是以當地山歌調演唱,多為兩樂句樂段和四樂句樂段;第三種是說唱結合,有說有唱,說唱相間,生動活潑,有聲有色。

1703ph056
塔吉克人吹起了自己的民族樂器——鷹笛,用鷹骨製成。
1703ph056

愛情歌曲

愛情歌曲極其普遍,每個少數民族都有不少愛情歌曲。如布依族的「十二部對歌」便十分典型,十二部對歌流行於貴州省望道、望模、班亭、羅甸、冊亭等縣,是族人的主要娛樂形式。在結婚時,主人請小伙子們演唱,一般對唱的雙方每邊都是兩人。女歌手坐在新娘房內,男歌手坐在堂屋的火塘邊,隔板壁對唱。

 

節慶舞蹈

銅鼓舞流傳於中國南方以及西南地區的彝族、苗族、壯族、瑤族、水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其中布依族流傳着「銅鼓刷把舞」,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日或春節時,青年男女相聚,手持刷把或竹竿,合着銅鼓的節奏互相敲擊而舞。

 

象腳鼓流行於雲南省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中。凡盛大節日,像腳鼓手們身穿節日盛裝,雲集廣場。如傣族、布朗族的潑水節,舞蹈行列都由象腳鼓手領舞;而在景頗族的木瑙縱歌和阿昌族的趕會街上,也表演象腳鼓舞。

1703ph052
苗寨蘆笙歌舞
1703ph052

宗教舞蹈

中國少數民族中至今還有許多宗教性的舞蹈。維吾爾族有薩瑪舞,在伊斯蘭教節日時,由男子在廣場上集體表演。在肉孜節、古爾邦節時,人們喜歡聚於寺院前的廣場上跳薩瑪舞,所用的主要樂器為鐵鼓和嗩吶。

 

流傳於中國南方壯族、佬族、毛南族、侗族、瑤族等少數民族中的師公舞,是在祀神、祭祖、驅邪或傳統節日的祭祀性舞蹈。其中以壯族的師公舞為代表。歷史上,在壯族農村地區,每逢舉行「作齋」、「打醮」等祭祀活動,巫師們都頭戴各種面具,手持法器「跳神」和表演各類祭祀舞蹈。

1703ph053
瑤族在宗教節日盤王節中所跳的舞蹈
1703ph053

薩滿舞,俗稱薩滿跳神。是薩滿教巫師在祈神、祭祀、驅邪、治病等活動中表演的舞蹈。流傳在蒙古、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滿、錫伯、赫哲、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民族中。

1703ph051
載歌載舞的阿昌族
1703ph051

慶豐收舞蹈

每到豐收的季節,中國少數民族都會載歌載舞,甚至舉行節日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朝鮮族的拍打舞是表現漁民喜獲豐收的舞蹈。舞者扮為漁夫,作乘船姿態,隨節奏用手掌拍打胳膊、雙腿及胸部兩脅,表達喜悅之情,動作激烈,情緒歡快。

1703ph055
回族人對山歌
1703ph055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0月1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