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30016ph018
貴州西江苗寨苗土家吊腳樓
30016ph018

中國西南地區的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由於特定的歷史、社會原因,多居於山地。在地坪上豎木樁,架樓樑,建成開間少、進深淺、佔地不多,適於各種複雜山區地形的吊腳樓建築。吊腳樓為木質結構,房屋均為穿斗式木構架體系,構架獨立性強,有較多榫卯拉結和柱枋穿插,不用一釘一鉚,歷經百年而不易倒塌毀損。

 

侗族村寨不管大小都要有鼓樓和風雨橋,鼓樓是一寨的中心,是最有凝聚力的公共空間,因而很多重要的習俗都與鼓樓有關,侗族鼓樓的支撐柱以八柱、六柱、四柱的居多。風雨橋是一種懸臂木廊橋,建造技巧高超。建於橋上的塔、亭,常繪鳳雕龍,廊內都有彩畫、雕像裝飾,故又常被稱為「花橋」。

30016ph019
貴州黎平地捫侗寨
30016ph019

中國藏族居住在中國西北廣袤地區,除西藏外,還分佈青海、四川、雲南、甘肅等省。藏式建築一方面保持了自身悠久的傳統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同時也吸收了漢族、羌族建築的藝術風格,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藏式建築以藏式碉房最具代表性,大中型的藏族建築主要採用木構架結構體系,以柱樑承重,外牆採用毛石或土築,兼作承重和圍護結構,小型建築多採用石牆承重體系。室內樓高一般較低,因開窗少而光線較暗。柱是內部裝飾重點,柱身常飾有雕鏤或彩畫,柱頭常加設替木和托樑,用以減少木樑的跨度,同時也是裝飾的重點部位。藏族建築喜用彩繪,尤其喜愛朱紅、深紅、金黃、桔黃等暖色,襯托以青、綠色紋樣。

 

分佈在雲南西雙版納和瑞麗的傣族村寨,其住宅建築較多地保留着該民族的特點。傣族的干欄式住宅平面多為方形或長方形,主體屋架多木構,樑架主要是穿斗與抬樑的混合式,採用榫卯結合方式,樓面(居住面)懸挑於柱外,樓板外緣豎立外傾的邊柱,既作為維護結構的龍骨,又用作屋簷出挑的支撐。樓層、隔牆常用竹子,因為當地氣候炎熱,人們喜歡在戶外活動,二樓的前廊就成了家人從事家務及接待賓客的地方,也是整個建築最有生活情趣的空間場所。

 

景頗族的干欄住宅多為長方形平面,屋頂類似歇山式,屋脊懸出成長脊短簷的倒梯子型,屋面坡度陡出簷大。木拱橋又稱疊樑拱橋、貫木拱橋、編樑木橋,是採用原木材料,使用傳統工具及技法,運用稱為「編樑」技術,以榫卯連接而構成極其穩固的拱架橋樑,其特點是橋身以樑木穿插別壓形成拱架,橋面建有廊屋。光緒年間《慶元縣志》中記載了自宋代以來營造的各式木拱廊橋多達二百三十多座。木拱橋的核心技術是運用木料經緯交錯構建橋樑穩固結構,稱為「編樑」。主墨木匠既是木拱橋的設計者,又是施工的總指揮。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0月2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