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馬可孛羅與鄭和的史詩之旅

0802ph025
馬可孛羅遠航回國路線
0802ph025

意大利人馬可孛羅(Marco Polo,1254—1324年)是舉世聞名的威尼斯旅行家,1271年經陸路來華,1275年抵達上都(今內蒙古多倫),在元朝任職17年之久。應伊兒汗國(在今西亞)國王之婚請,元世祖忽必烈將其族女闊闊真公主賜嫁於伊兒汗國國王。1291年初,馬可孛羅從海路回鄉,搭乘護送蒙古公主到波斯之航船回故鄉。這列由14艘四桅九帆的海船組成的護送船隊,從福建泉州港啟航,經蘇門答臘、爪哇、斯里蘭卡、印度等地,抵達波斯灣口的忽魯漠斯。此後,馬可孛羅從波斯繼續西行回國,於1295年到達威尼斯。

0802ph026
鄭和航海路線圖
0802ph026

鄭和(1371—1433年)是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也是世界航海史上傑出的先驅之一。 從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間,鄭和及其副使王景弘等,統率巨艦航隊,七下西洋,將中國古代航海事業推向頂峰。鄭和曾寫道:「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波狂瀾,若履通衢。」在七次遠航中,鄭和船隊從蘇州劉家港出發,泛海至福建、廣州,遍訪東南亞各國、孟加拉灣沿岸諸國和印度等地,尤其是橫渡孟加拉灣,從蘇門答臘島北部龍涎嶼直達錫蘭(今斯里蘭卡),橫越印度洋從錫蘭直抵非洲東海岸各地;從印度古里(今卡利卡特)橫越阿拉伯灣向西北直達波斯灣口上的忽魯漠斯(今霍爾木茲海峽格什姆島),向西抵達阿拉伯半島南岸的祖法兒(即今阿曼的佐法爾)、紅海口岸阿丹(今也門的亞丁),又入紅海抵達驀底納(今麥地那)等地。這幾條橫越印度洋的航線,只有在羅盤導航、牽星術和造船技術高度發展的情況下,方有可能實現。

0802ph027
鄭和寶船模型
0802ph027

宋代以前,中國古代對外航線大多沿海岸或在近海附近作分段航行;到了宋代以後,由於指南針和羅盤導航廣泛地應用於航海,中國的船舶已經可以遠離海岸作長途的航海旅程了。這是宋明期間航海的一大進步。宋代人開闢了橫越印度洋的航線,意義重大。宋代航海家從廣州、泉州啟航,橫越北印度洋,直航至西亞和非洲東海岸。南宋時,任福建路市舶提舉的趙汝适於寶慶元年(1225年)撰寫《諸蕃志》。據其所見所聞,該書涉及航海所達國家共58個,東抵今日的日本、菲律賓,南至印尼各群島,西達非洲及意大利西西利島,北至中亞及小亞細亞地區。元代民間航海家汪大淵曾於1330—1390年兩次從泉州出發,航海遠遊,行蹤遍及南海、印度洋,遠達阿拉伯半島及東非沿海地區。為此,他於1349年寫成《島夷志略》一書,其中記述國名、地名達96處之多。

0802ph028
宋代主要遠航路線圖
0802ph028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06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