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黃河「地上河」是怎麼形成的?

0202phn001
黃河
0202phn001

黃河自桃花峪以下為其下游,長768公里。這一河段遊蕩於平原地帶,河道寬闊平坦,水流紆緩,長期淤積的泥沙使河床高於兩岸平地,成為舉世聞名的「懸河」,或曰「地上河」。

 

河水在兩岸大堤中流淌,當遭遇特大洪水時,常潰決大堤,在大堤背後形成決口沖積扇。這是下游河床地貌中的一種特有現象。

 

懸河的形成,主要是因為黃河攜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時水流卻變得緩慢,以致無法將泥沙攜帶入海,不得不在下游河道中淤積下來。此外,還需要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即必須有人工堤防約束,造成相對狹長的堆積面;否則也不可能形成地上河,只會是河道汗漫無歸而已。

 

目前黃河自京廣線鐵橋(河南省鄭州市附近)以下直至河口,均為懸河,河床平均高出兩岸平地約3米,最高處約8米;灘面高出兩岸平地約4米,最高可達十餘米。並且隨着洪水的氾濫淤積而不斷抬高。

 

其北岸大堤西起孟縣曹坡,向下游至河口共分數段,相互重疊交錯;南岸始於鄭州保合寨的邙山腳下,延伸至河口。堤距上寬下窄,堤線極不規則,最寬處可達十餘公里,最窄處僅約1公里。這是歷史上修築河道時順應河勢,並照顧民情所致。

0202ph013
懸河示意圖
0202ph013

鄭州和開封

當洛陽失去全國政治中心的地位之後,繼之而起的是其東面的開封。此地古稱大梁,為戰國時魏惠王(即梁惠王)都。魏惠王派人開挖了著名的「鴻溝」,溝通黃、淮之間的主要水道,大梁成為當時的交通樞紐。

 

隋煬帝開通大運河之後,開封為水陸交通要衝。唐後期為了保證運河暢通,將其升為軍事重鎮。五代時後梁在此建都,開封實至名歸成為北方的政治經濟中心。隨之後晉、後漢、後周均建都於此。北宋亦因之,稱汴京,又稱東京開封府,極一時之盛,名畫《清明上河圖》描繪的就是當時的情形。金滅北宋後,此地遭受極大破壞,雖一度改稱之為南京,但因汴河已經湮塞,開封的生命線被切斷,從此盛況不再。

 

鄭州位於洛陽、開封之間,背負嵩山山地,面向華北平原。此地在春秋時為鄭國公子子產的封地,北周時設鄭州,但發展速度一直較為有限。自1905年京漢鐵路啟用以後,此地地位迅速提升;到1952年隴海鐵路全線貫通後,它迅即成為河南省省會。目前它作為南北、東西兩個方向交通大動脈的交會點,堪稱全國最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開封名勝古蹟有相國寺、北宋東京城遺址,鄭州有商代古城遺址。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10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