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文明的搖籃——黃河與長江

0202ph070
0202ph070

早期的人類文明都誕生於大河流域,尤其是大河帶來的沖積平原上。兩河(底格裡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印度河流域,以及中國的黃河、長江流域,孕育了人類歷史早期的四大文明。

河流流經的地域,土壤肥沃、疏鬆,適於耕種;河流又可以為農田提供灌溉。為了抵禦洪災、興修水利,人類必須形成某種社會組織,並逐漸出現分工。由此,文明也就邁開了步伐。此外,河流還為文明的傳播提供了便利。黃河和長江這兩條中國的母親河,孕育了幾千年的中華文明。

 

黃河是中國北部的大河,全長5494公里,發源於青海省,幹流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陝西、山西、河南、山東9個省區,注入渤海。它流經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有一句詩這樣寫:「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的中上游以山地為主,中下游以平原、丘陵為主。因此在中間形成了峽谷、瀑布等。李白的詩句說的就是黃河上游海拔高,好像水是從天上來的一樣。而黃河的下游流經平原地帶,水流舒緩,河水中夾帶的泥沙淤積下來,使河床高於河岸平地。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懸河」或者「地上河」。

 

黃河自古以「善淤、善決、善徙」著稱於世。在1949年前約3300年的時間裡,黃河下游的決堤氾濫近1600次,其中較大的改道有26次。在陝西大荔縣東邊,曾經有個大慶關。它瀕臨黃河,由於黃河經常改道,它時而在黃河東邊,時而在黃河西邊。民間俗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的就是這個現象。黃河經常決口、改道,給人民生活帶來極大不便,在歷史上治理黃河是每個朝代都必須面對的難題。

 

黃河在北,長江在南。位於中國南部的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全長6397公里,位居世界第三。長江發源於「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的通天河,流經青海、四川、西藏、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等11個省區、直轄市。

長江流域孕育了與黃河流域不同的文化。春秋以前,長江流域流行的語言都與中原很不一樣。長江流域的荊楚文化信巫尚鬼,富於想像,與北方樸實粗獷的文化很不一樣。秦漢以後,南北交流逐漸增加,特別是隋代開鑿貫穿黃河、長江的大運河以後,南北經濟、文化加速融合。

 

長江流域也曾發生過許多乾旱和洪澇災害。1990年代以來,長江中下游每年都面臨嚴重的洪水威脅。1990年代開建的三峽工程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工程項目,功能不僅是防洪、利用長江水力發電,還可以改善長江重慶至宜昌段的航道條件。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04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