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福建人紅白二事總有福建南音

202115phw011_01
福建南音「十音」合奏(圖片提供:葉德平)
202115phw011_01

三百多年前的康熙年間,傳說在閩籍翰林學士李光地的安排下,五位南音樂師從泉州來到紫禁城,御前獻技。由於其音宛若陽春白雪,康熙皇帝一聽難忘,嘉許其為「御前清客、五少芳賢」。從此以後,福建南音就被譽為「御前清曲」,而藝人在演唱時,也會豎置明黃羅傘以紀念這段歷史。

 

流傳至今,福建南音在2009年9月30日,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錄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到了2014年6月,福建南音更收錄在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內容是「福建群體在紅、白二事的場合都有福建南音的歌唱演出。」

202115phw012_01
演出福建南音時,旁邊必會放置寫有「御前清客」的羅傘。(圖片提供:葉德平)
202115phw012_01
202115phw013_01
除了羅傘外,福建南音的演出舞台也會掛上宮燈。(圖片提供:葉德平)
202115phw013_01

福建南音的稱呼與內涵

福建南音,又稱為南管、南曲、南樂、弦管、郎君樂等。前者是因其地理位置而得名;後者則因為南音樂者皆祭祀奉孟府郎君為樂神而得。

 

「南曲」之稱,始自宋元時期。這時候,中國南方有海鹽腔、弋陽腔、崑山腔、餘姚腔等諸腔興起,「南曲」便是當時南方戲曲曲調的總稱。像元代鍾嗣成《錄鬼簿》卷下「蕭德祥」條便記載道:「蕭德祥,杭州人。凡古文俱憩括為南曲,街市盛行。又有南曲戲文等。」另外,明徐渭所著、中國最早一部研究南戲的著作《南詞敍錄》也有「南曲」一說:「南曲則紆徐綿眇,清麗婉轉,使人飄飄然喪其所守而不自覺,信南方之柔媚也。」

為便於識別,現今之研究者大多在「南曲」之前,冠以「福建」,稱之為「福建南曲」,以與泛稱「南曲戲文」、「南方曲調」的「南曲」相區別。

 

郎君樂說,孟府郎君即五代蜀主孟昶。歐陽直卿《溫臾詞話》記曰:「(孟昶)美豐儀,喜獵,善彈(按:彈弓),好屬文,尤工聲曲」,因花蕊夫人之故,被宋太祖追封其為「郎君大仙」,「特賜春秋二祭」。自此,「郎君大仙」成為了南音弦友奉祀為弦管之祖。至今,每歲春秋二季的「郎君祭」,奉者仍以弦管唱和伴以儀式祭祀。

 

據王耀華《福建南音初探》說,福建南音是一個有特殊含義,不可混淆的音樂專名。它所包含的內容或意義,僅僅指發源於泉州一帶,用閩南方言演唱,流行於台灣、香港、澳門以及東南亞在內的閩南方言區域的一個古老樂種。

 

上四管與下四管

福建南音主要以「十音」演奏,包括:響盞、雙鐘、四塊、叫鑼(合稱下四管)、琵琶、二弦、三弦、洞簫、拍板、玉噯十種樂器,其中又有「上四管」與「下四管」之說。「上四管」是指琵琶、洞簫、二弦、三弦四種,而這裏的琵琶又稱為「南琶」,是唐代的遺制,演出時需橫抱按奏。「下四管」則聲音輕盈,清澈動人。

 

演出時,舞台上會放置明黃羅傘一把,上書「御前清客」,台前又會掛上兩盞殷紅宮燈,繡有龍鳳紋飾。演奏「上四管」的樂師分處四角,演奏「下四管」的或站或坐於中央。當樂曲悠悠奏起時,彷彿把觀眾帶回三百年前。

202115phw014_01
南音「上四管」 的琵琶(圖片提供:葉德平)
202115phw014_01

南音植根香港

福建南音在上世紀隨着福建移民來到香港。福建體育會屬下有一個南音組,曾經代表香港到世界各地參加比賽,參與交流活動,例如本地的南音演唱會,以及在泉州舉行的第十屆國際南音大會唱等。

 

福建體育會南音組副監事長陳國雄先生指:「南音組於1957年成立,以弘揚南音藝術為己任,多年來不斷推動本地南音藝術的發展。」在每個星期日的下午,這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都在福建體育會會所練習。

 

面臨式微的命運

跟大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樣,福建南音也面臨傳承的問題。陳國雄先生認為:「年青的一代連閩南話都不會說,別說要他們學習南音。」誠然,長於香港的第二三代福建人,基本已不太會說閩南話。我們可以想象,在缺乏年青一代參與的情況下,南音或會日漸式微。

202115phw015_01
樂師坐在太師椅上,腳踏着金色獅子演奏。(圖片提供:葉德平)
202115phw015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3年01月2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