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2125phn003_01
《三國演義》中「桃園結義」大型瓷雕壁畫,廣州番禺寶墨園。(圖片提供:封小莉/FOTOE)
202125phn003_01

桃園結義和怒鞭督郵是《三國演義》中家喻戶曉的故事,一直為廣大民眾所津津樂道。桃園結義之所以為後世傳誦,是因為它成為中華民族忠義精神的象徵,怒鞭督郵則抒發了人民對貪官污吏的痛恨。那麼,歷史上有沒有桃園結義和怒鞭督郵之事呢?

 

東漢末年,政治腐敗達到極點,外戚宦官交替專權。無論是外戚還是宦官當政,同樣窮奢極侈,貪贓枉法,剝削人民。漢靈帝為了歛財,竟然公開賣官,吏治敗壞到老百姓無法忍受的地步,於是黃巾之亂爆發,敲響了東漢王朝的喪鐘。《三國演義》就是從黃巾之亂講起的。那麼,黃巾軍首領張角究竟是何許人?史書上對此並無記載。《三國演義》說張角是「不第秀才」,也就是說張角是科舉考試落第的書生,暗示他因科場失意才造反。然而,科舉制在隋唐才有,漢朝並沒有實行科舉制度,張角自然不是甚麼「不第秀才」。可見《三國演義》所寫的張角背景有誤。

 

桃園結義的真偽

據史書稱,劉備生於亂世,不愛讀書,寡言少語,喜怒不形於色;他喜歡交結豪俠,這是招兵買馬,闖蕩江湖的重要條件。劉備讀完書回到涿縣,鄉裏許多少年認他當大哥。不久,關羽和張飛來到劉備身邊。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河東解縣(今山西運城市)人,因犯事逃亡到涿郡。至於犯了甚麼事,史書並無記載。《三國演義》說他不滿本地豪強仗勢欺人,故殺了豪強,亡命江湖。由於史書並未明確記載關羽逃亡的原因,也未明確記述他與劉備、張飛的相遇。因此,《三國演義》有自由發揮的空間,創作了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的故事。

 

張飛,字益德,涿郡人,跟劉備是同鄉。《三國演義》說他是「賣酒屠豬」的,家裏「頗有資財」,所以劉備起家的部分資本,是由他提供。後來三人還在張飛家的桃園裏結拜為兄弟,從此後世傳為美談。《三國演義》寫道:「次日,於桃園中,備下烏牛白馬祭禮等項,三人焚香再拜而說誓曰:『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鑑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誓畢,拜玄德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祭罷天地,復宰牛設酒,聚鄉中勇士,得三百餘人,就桃園中痛飲一醉。」

202125ph005
張飛像
202125ph005

其實這些都不見於正史記載,只是羅貫中的藝術虛構,宰白馬祭天,殺烏牛祭地。從祭祀形式觀之,「桃園三結義」的傳說生成於五代末至北宋期間,蓋因惟有遼國人才有這種祭祀方式。《遼史‧太祖紀》記載太祖「至庫里以青牛白馬祭天地」,其他各朝皆無此習俗。還有一點值得注意,《三國志‧先主傳》中無劉備生年,只說他死於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時年63歲。先人計算年齡都算虛歲,據此逆推,劉備應生於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因此,劉備的生卒年代應為公元161-223年。

 

據近代作家錢靜方著《小說叢考》記載:清朝康熙年間,關羽家鄉出土的關侯祖墓碑記載,關羽生於漢桓帝延熹三年(公元160年)六月。所以,柯汝霖《關公年譜》指出,關羽比劉備年長一歲。關羽的生卒年代應是公元160-219年。至於張飛的生卒年代,《辭海》記載是:?-公元221年,故據《關公年譜》「張飛小劉備四歲」之說,應是公元165-221年。因此,若劉、關、張真要結拜做兄弟,也應是關羽做大哥、劉備是二弟、張飛是三弟。

 

不過,歷史上的劉、關、張三人的確情同手足。《三國志‧關羽傳》稱三人「寢則同床,恩若兄弟」,還說關羽和張飛自從跟隨劉備後,「稠人廣坐,侍立終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艱險。」寥寥數語,已把三人的感情之深,關、張對劉備的忠義之情都寫盡了。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即劉備24歲的時候,黃巾之亂爆發,一個風起雲湧,群雄爭霸的亂世轟然降臨,給很多人提供了施展平生抱負的廣闊舞台。劉、關、張三人自然要建功立業,做一番大事。《三國演義》第一回說,東漢靈帝中平元年,劉備起兵攻黃巾,「年已28歲矣」,其實此時劉備才24歲。劉備舉兵之際,中山的馬商張世平和蘇雙,向其提供了大量錢財作為資金。中山位於太原與涿郡之間,張世平和蘇雙為收購馬匹來到涿郡。他們十分欣賞劉備,給他一筆豐厚資金。劉備、關羽和張飛用這筆錢組成一支幾百人的隊伍,追隨一個叫鄒靖的校尉,開赴討伐黃巾的戰場,從此踏上謀王圖霸之路。

202125phn004_01
四川成都武侯祠桃園結義處,位於四川省成都市南門武侯祠大街。(圖片提供:安保權/FOTOE)
202125phn004_01

劉備才是怒鞭督郵的真兇

不久,劉備因作戰有功,被任命為中山郡安喜(今河北定州境內)縣尉,相當於副縣級的公安局局長。官雖不大,但對劉備來說,已算不錯了。好景不長,劉備在縣尉任上還未有所作為,朝廷就頒下一道詔書,說要裁汰一部分因軍功入仕的地方官員。至於朝廷為何要這麼做,史書並無記載。當時官場黑暗,劉備一無背景,二無靠山,自然在裁汰之列。

 

當時,負責郡裏官員督察的一名督郵來到安喜縣,準備撤劉備的官。劉備聞訊,趕緊跑到他下榻的館驛求見。督郵知道他是來求情的,就推說身體不適,概不見客。劉備束手無策,在門外苦站半天,愈想愈生氣,遂回到縣尉衙門召集兵馬,相信必有關羽和張飛在內,但不知何故史書並無記載。劉備率眾衝進館驛,直接把督郵從床上拽起來,綁在外面的樹上。

 

督郵是郡一級官員,職位比劉備高得多,劉備膽敢怒鞭督郵,擺明就不打算留在官場了。他把自己的印綬掛在督郵的脖子上,然後掄起鞭子抽了一百多下。本來打算抽死他,後來聽他苦苦哀求,才饒他一命。

 

劉備闖下如此大禍,只能帶着關羽、張飛等一幫鐵杆弟兄,黯然離開安喜,亡命天涯。《三國演義》將劉備怒鞭督郵之舉安到張飛身上,描寫「張翼德怒鞭督郵」,說督郵索賄不成,勒令縣吏指控縣尉害民,百姓前往督郵下榻的館驛為劉備辯誣,反遭毒打,張飛酒後聞訊,怒不可遏,遂跑到館驛將督郵用柳條痛打一頓,劉備聞訊趕來解救督郵。歷史的真相是:督郵並未索賄,是劉備求見督郵,督郵稱疾不見,劉備一怒之下痛打督郵,張飛當時充其量是個「從犯」而已。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11月15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