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2123phn017_01
兒童正表演古代學習時的情境(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202123phn017_01

古代的讀書人愛吟詩作對,究竟他們是如何學習詩詞的呢?在古時,童蒙學習詩詞的主要課本有《千家詩》,其名得自南宋劉克莊(世稱後村先生)的《分門纂類唐宋時賢千家詩選》,至於內容歷經各代的增刪改易。現時通行的《千家詩》四卷本合刊本,包括七絕、七律、五絕、五律四體,應當出現於清代乾隆以後。說得具體一些,清代民間書坊據當時流行的兩種詩歌選本《增補重訂千家詩》和《新鐫五言千家詩》,合刊而成此書,風行全國。

 

《千家詩》是學詩必讀之選

「千家」是個約數,即「很多家」的意思,實際上全書作者有123人,共收近體詩226首,絕大多數是唐、宋人的作品,只有兩首七律是明代人所撰。詩歌分五言絕、五言律和七言絕、七言律,再按詩歌描寫的情景,依春、夏、秋、冬排列。內容單純,文字顯淺,通俗易懂,亦便於記憶。前人有「唐詩主性情,宋詩主議論」的說法,《千家詩》所選作品,融合了兩代詩歌的特色,對於認識這兩代詩作的風格,有很大幫助。

 

為首的七言絕句,是宋代程顥的《春日偶成》:「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遇前川。時人不識余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接着是朱熹的《春日》和蘇軾的《春宵》,其他作者有王安石、張栻、晁說之等,唐詩作者有楊巨源、韓愈、王建、李白、杜甫、杜牧等。既有名人名作,也不乏較冷僻的好詩。時至今日,仍是學習唐宋詩歌的入門書籍。

 

《神童詩》與《續神童詩》是思想及文學兼備

除了《千家詩》外,《神童詩》亦是著名的詩歌類蒙書。這書兼備思想教育和文學修養。前半部是北宋的汪洙所作,據說他九歲便善賦詩,因此獲得「神童」美譽。他後來中進士,官至觀文殿大學士。後人搜集汪洙童年時的詩作,並雜採唐代李白、五代陳後主等人的詩,詮補成集,題為《汪神童詩》,作為訓蒙用書,在流傳的過程中稱為《神童詩》。

 

為首八句是:「天子重英豪,文章教爾曹,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少小須勤學,文章可立身,滿朝朱紫貴,盡是讀書人。」旨在激勵兒童奮發讀書,為官拜相,立身揚名,光宗耀祖。古代傳統社會強調士子以科舉出仕為人生目標,在詩中充分地反映出來。現今時代不同,努力向學的宗旨自不只此。無論如何,勉勵學生勤奮求進的言論,客觀上對於弘揚重視教育的思想,起到一些積極作用。

 

《神童詩》的後半部,是明代人採集其他詩句補輯而成,大多為唐、宋時期詩人的名句或其改寫,內容關於天時、節令、風花雪月之類。兒童在認識詩歌名句、熟習常用詞語之餘,對詩歌的表現手法和文學形式亦能有基本了解。

202123phn018_01
清代《繪圖註釋神童詩》,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藏品。(圖片提供:左冬辰/FOTOE)
202123phn018_01

《續神童詩》是清代戲曲家余治的作品,仿照《神童詩》的體例寫成,共92首,都是五言絕句。當中包括一些輯錄和整理的作品,內容圍繞着當時的現實環境和社會問題,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可以滿足學童和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需要,作為私塾教育的課本,有不錯的效果。

 

與《神童詩》一樣,《續神童詩》也是激勵兒童奮發讀書,出人頭地,但文采不如《神童詩》,相對而言,說理清楚是其好處。除了一些舊時代的觀念應予調整之外,在道德修養和處世哲學方面是有可取的。《續神童詩》開篇以「第一當知孝」為言。強調專報答養育之恩,就算「吃苦也甘心」。疏遠酒肉之輩,親近方正之士,為官不可貪酷,宜修善和積德。

 

對於當時一些社會現象,《續神童詩》中加以批評,如指責「溺女」陋習不人道,強調人命「何分女與男」,反映了男 女平等的思想。對待動物「須存惻隱心」,「禽鳥莫輕傷」,不要為了滿足口腹之欲,而大肆捕殺野生動物,這是符合現代愛護動物觀念的。此外,如愛惜字紙,過儉樸生活,不崇尚奢靡,都屬於環保思想。

 

從個人到家庭,從社會到政治,然後回到學童本身,最後十幾首詩作了扼要概括。「少小須勤學,安心進學堂」;「好將人品立,方可步雲梯」,詩中有過於強調專心讀書之處。其實適量和正常的文娛活動,也是有益身心,最重要是懂得分配和運用時間。現代社會愛國家、愛人類,進而愛護動物和保護環境,在《續神童詩》中都可見其端倪,實在難能可貴。

 

延伸閱讀:

  1. 陳超敏評注《千家詩評注》,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3年。
  2. 《千家詩》,香港:小樹苗教育出版社,2013年
  3. 孫運生主編《神童詩‧續神童詩‧女兒經‧洞學十戒》,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5年。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8月2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