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屢敗屢戰——孫中山的多場革命運動

mainsite_5000_0122_4_header_v1
mainsite_5000_0122_4_header_v1

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交會的時刻,中國面臨嚴重的民族和社會危機。西方列強的侵略加劇,腐敗的清政府淪為「洋人的朝廷」。革命運動的浪潮因此捲起,各地紛紛出現名目不同的革命團體,興中會不再是孤軍作戰。孫中山深知必須加強組織工作,建立全國性的革命政黨,以之作為「革命中樞」,領導日益洶湧高漲的革命運動,他還作廣泛宣傳,促使民眾覺醒,推動知識分子參與革命。

 

由於清政府的壓迫和鉗制,內地的革命宣傳受到阻遏。沿海大城市、港澳地區和國外華人聚集的地方,便成為革命思想傳播的主要基地,而有關的思想則同時向內地輻射和伸展。適逢這時期出現了留學潮,日本成為中國留學生的集中地。他們熱情、敏感、積極地接受新事物,因而成為革命思想傳播的主要承擔者。以他們為主要編撰者的革命報刊,更是異彩紛呈,影響甚大。一批革命宣傳家從中脫穎而出,在歷史進程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0122ph032
1906年的孫中山,時年39歲。
0122ph032
0122ph033
革命報刊之一《民報》
0122ph033

自1894年上書李鴻章失敗後,孫中山從經驗中得出一個重要結論:不可能再採取和平的手段,而必須某程度上採用武力。從興中會成立到辛亥革命前夕,孫中山直接策劃了十次武裝起義。這些規模不等、形式有別的發難,表現了革命黨人和民眾的英勇和犧牲精神,但是,所有起義都以失敗告終,根本的原因是在於沒有建立起一支完備強大的武裝力量,而主要的弱點則是未能充分發動、組織民眾,以致缺乏堅實的物質力量和可靠的基地。

0122phn001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
0122phn001

在多次武裝起義失敗後,孫中山和他的戰友毫不氣餒。1910年11月,孫中山同各地同盟會領導人在馬來西亞半島的檳榔嶼集議,決定在廣州再謀大舉。會後,孫中山赴美洲籌款;黃興則於翌年初到達香港,在跑馬地設立統籌部,自任統籌部長,以趙聲為副部長兼起義軍總司令。經過較為充分的準備後,決定4月13日發難,由黃興親赴廣州指揮,但卻因槍械未到等原因而兩度延期,到4月27日才舉義。黃興率領一百二十餘名革命黨人猛攻兩廣總督府和督練公所,兩廣總督張鳴岐逃走。義軍又分三路在龍王廟、小北門等處與清軍巷戰,終因缺乏配合、雙方力量懸殊而失敗。廣州之役的戰死者57人,被俘就義者29人,共86人。同盟會會員潘達微等收殮烈士遺骸72具,合葬於廣州沙河黃花崗,史稱「黃花崗七十二烈士」。黃花崗之役雖然失敗,但卻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幕。正如孫中山後來感歎說:「是役也,碧血橫飛,浩氣四塞,草木為之含悲,風雲因而變色。全國久蟄之人心,乃大興奮,怨憤所積,如怒濤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載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9月1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