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家庭倫理觀念在現今社會仍合用嗎?

202120phn041_01
《繪圖詳注蒙學三字經》插圖:孔子作孝經圖。(圖片提供:劉長隨/FOTOE)
202120phn041_01

古人在數千年前提倡的倫理觀念,時至今日究竟是否仍合時宜?古代由傳統的農業社會經濟模式,發展至現今的高科技經濟,社會的改變,令古時有些傳統的倫理觀念,在現代卻成為不可能之事。如父母逝世,子女須守喪三年,這三年裏不能舉行婚嫁,家庭不能生育等的規定,便不太適合現今社會環境。但孔子曾指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說明贍養父母不足以為孝,還須對其表達敬愛之情。這觀點用在今天的社會裏,仍是合適不過的。

 

隨着社會經濟模式的改變,由農業轉變為工商業時,生產方面也從人力轉向資本和技術,家庭的生產功能也被企業架構所取代。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着傳統家族聚眾而居的生活模式,並導致核心家庭大量湧現。此外,現今強調個人成就,鼓勵競爭,促使每個人力求上進,不再依靠家族門楣,以往重視個人在家族中的身份和地位,在現今已不太合用。

202120phn042_01
古代孝道包括晚輩為父母送飯(圖片提供:文化傳播/FOTOE)
202120phn042_01

隨着社會生產方式轉變、教育普及、信息流通、個人主意抬頭等,長輩的權威也漸漸削弱。年輕人在社會上取得一定的經濟能力和社會地位,在家庭內便愈具影響力。老年人隨着生產力下降,逐漸喪失以往的權威,甚至不被其他家庭成員重視。在傳統社會中,家庭發揮了政治、經濟、教育、福利和宗教等功能,但隨着社會分工漸趨細緻,這些功能逐漸由政府或私人企業所承擔。現代社會由於家族制度相對鬆散,核心家庭的成員忙於生計,傳統孝道強調子女要贍養長輩之事,現今已難於實行,因而只得更加倚賴政府及慈善機構所提供的社會福利,使老年人相對地缺乏源自家庭的精神支持和情感慰藉。

 

傳統倫理觀念中,男尊女卑,妻子從屬於丈夫,經濟難以獨立,妻子依附丈夫,更要恪守「三從四德」。隨着兩性平等,父權漸失的改變,傳統倫理對婦女的規範很多已被淘汰。現代社會給女性提供更多經濟獨立的機會,讓女性在經濟上得以與男性漸趨平等,夫妻在家庭中成為兩個獨立的主體,得以保持各自的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習慣,並藉此維繫一種互相尊重的婚姻關係。

 

親子關係是傳統家庭關係的主軸,「父慈子孝」本是親子關係的基本原則,當中說明了親子雙方各自應盡的家庭義務。然而,漢儒為了強化專制王朝的統治,提出了「父為子綱」的倫理規範,強調親子間的從屬關係,要求「父之所異,子不敢同」。現代家庭的軸心由父子關係轉移到夫妻關係,仰賴子女傳宗接代的觀念相對淡化,而藉着子女強化夫妻感情的意識則較為明顯。同時,隨着民主意識增強,兩代人之間的關係也漸趨平等,父母對子女的支配意識逐漸降低,更能尊重對方的主體價值。

 

在傳統倫理觀念中,具有利於維繫人類種族繁衍,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亦又利於和睦親情,維繫家庭關係。當中以孝為本的精神,在現今社會仍然是需要提倡的。《孝經》記載:「長幼順故上下治」的說法,即闡明孝道是維持良好社會倫理秩序的根本,能穩定社會秩序和人倫關係,並可提高人們的道德標準。

202120phn043_01
清代隸書孝經(圖片提供:樊甲山/FOTOE)
202120phn043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2年02月2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