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日軍侵佔華北

mainsite_5000_0124_3_header_v1
mainsite_5000_0124_3_header_v1

經過「九一八事變」及「一二八事變」後,日本加緊進逼華北。1933年進犯山海關,中國守軍何柱國部還擊,這就是「長城抗戰」的開始。1月3日,山海關淪陷。2月,日軍侵佔熱河,分兵進攻長城各口。在喜峰口,宋哲元部與敵浴血,以大刀拚殺,屢挫日軍進攻。在古北口、冷口等地,中國守軍關麟征部、商震部和傅作義部也頑強抗敵。日軍受挫後,改由山海關向灤東進攻,中國守軍腹背受敵,被迫撤出冷口、喜峰口。長城抗戰失敗,華北門戶大開,平津告急。

0124ph015
在長城各口撤退的中國軍隊
0124ph015

「華北事變」就是日本為侵略華北而製造的一連串事件。1935年7月,國民黨政府代表何應欽與日本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達成協定,滿足了日本在華北統治權的要求,這就是所謂《何梅協定》。6月,中日簽訂《秦土協定》,從此,中國在河北和察哈爾的主權大部分已喪失。接着,日本侵略者又積極策動「華北五省自治運動」,並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蔣介石對「華北五省自治運動」採取妥協敷衍政策。1935年12月,國民政府成立宋哲元任委員長的冀察政務委員會,中日矛盾進一步趨於尖銳化。

0124ph013
喜峰口之戰,大刀隊衝出戰壕。
0124ph013
0124ph017
毛爾蓋是中共發表《八一宣言》的地方
0124ph017

1935年,中國共產黨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宣言對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起了積極作用。同年12月,中共中央在陝北瓦窯堡開會,通過決議,確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策略和方針。1935年12月27日,毛澤東在「黨的活動分子會議」上,作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報告,闡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抗日戰線政策的影響下,發生轟動一時的「西安事變」,為全國團結抗日奠定了基礎。

0124ph014
國民政府軍政部長何應欽
0124ph014
0124ph016
簽定《秦土協定》的中國代表秦德純
0124ph016
作者:
上載日期:
2018年08月2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