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撼山易,撼岳家軍難」——南宋抗金的郾城之戰

聲音導航:

 

202101ph012_01
浙江杭州岳王廟壁畫《郾城大捷》。(資料圖片)
202101ph012_01

金侵兩宋

唐朝(公元618-907年)滅亡後,中國再度分裂割據,進入武將篡位專權的五代十國時期(公元907-960年)。不久北宋(公元960-1127年)建立,推行強幹弱枝、以文制武政策,雖加強中央集權、防止地方割據,卻造成國家軍力不振,使外患不斷。當時宋室長期面臨的邊疆危機先後來自契丹人的遼國、党項羌人的西夏、女真人的金國。

 

北宋後期,先是聯金滅遼,待遼國一亡,宋朝也成金國獵物。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今河南開封),擄徽、欽二帝北去,北宋亡。同年,徽宗第九子趙構南渡,建立南宋王朝(1127-1279年),是為高宗。金將完顔宗弼率兵南下,窮追高宗不捨,幸賴宋朝諸將奮力抗戰,南宋才得以維持偏安局面,不久定都於臨安(今浙江杭州)。

bulb

完顏宗弼

女真名為「兀朮」,史書和世人每多稱「金兀朮」,是金朝開國皇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金朝開國將領之一,驍勇善戰,在對遼、對宋的戰爭中屢立軍功。1139年,金熙宗授予兀朮軍政大權,拜其為都元帥、封越國王、加太子太保、領行台尚書省。金兀朮於1148年去世,在其執掌軍政期間,金朝一直保持強盛。

202101phn049_01
金兀朮畫像,存吉林長春東北民族民俗博物館。(圖片來源:FOTOE)
202101phn049_01

岳飛報國

南宋初年,抗金名將輩出,如宗澤、韓世忠、吳玠、吳璘、劉錡、岳飛、劉光世、張俊等。他們在許多抗金戰役中都取得卓越戰績,如1130年韓世忠的黃天蕩(今江蘇南京附近江中)之役,1131、1134年吳玠、吳璘兄弟的和尚原(今陝西寶雞西南)、仙人關(今甘肅徽縣南)等役,1140年劉錡的順昌(今安徽阜陽)之役。在抗金諸將裏,韓世忠、張俊、劉錡、岳飛曾被譽為「中興四將」。其中岳飛尤值大書特書。

bulb

「中興四將」

一般以韓世忠、張俊、劉錡、岳飛四人為「中興四將」,簡稱韓、張、劉、岳;但另或以劉光世取代劉錡,也算韓、張、劉、岳。

岳飛(1103-1142年),字鵬舉,相州湯陰(在今河南省湯陰縣)人氏。世力農,少負氣節,應募為兵。其母曾在飛背刺上「盡忠報國」四字。他曾在宗澤麾下抗金,屢立戰功。建炎三年(1129年)冬,金兀朮率軍渡江南侵,飛轉戰於廣德軍(今安徽廣德)等地。建炎四年(1130年),兀朮攻常州,飛力克之,旋於牛頭山設伏兵破金軍,收復建康(今江蘇南京)。紹興四年(1134年)起,岳飛又率軍屢屢北伐,擊破金國及其傀儡政權偽齊劉豫的聯軍,收復了今湖北、河南及陝西一帶的部分地區。

202101ph013_01
浙江杭州岳王廟壁畫《岳母刺字》。(資料圖片)
202101ph013_01

岳飛曾在江南的金沙寺題詞,抒發「立奇功,殄醜虜,復三關,迎二聖」的願望;在渡過長江時,立下「飛不擒賊帥,復舊境,不涉此江」的誓言。而在紹興六年(1136年)的一次北伐中,他更寫下豪情滿懷的《滿江紅》一詞,表達「待從頭收拾舊山河」的志氣。而其最壯懷激烈的抗金戰鬥,則展現在郾城之戰中。

bulb

《滿江紅》

岳飛此詞的全文如下: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郾城大戰

郾城之役發生在南宋高宗紹興十年(金天眷三年,1140年)五月至七月,包括郾城(今屬河南漯河)與潁昌(今河南許昌)兩地的連續作戰。是年五月,金兀朮率兵分數路大舉南侵。岳飛奉命由鄂州(在今湖北武昌)向北進軍,成為中原一路抗金主力,不久即率數萬軍兵進駐郾城。七月八日,金兀朮親率精銳騎兵約一萬五千及十萬步兵來攻,在郾城北與岳家軍對陣。當時金軍用「鐵浮圖」兵(浮圖是佛語中的「塔」,鐵浮屠或稱鐵塔兵)擔任正面主攻,「鐵浮圖」所有騎士、馬匹均披掛重鎧護甲,每三匹馬用皮索相連,像一堵不斷推進的鐵塔銅牆;左、右側翼另用善射者組成「拐子馬」軍迂迴側擊,以配合作戰。岳飛則派步兵持麻札刀、大斧等,上砍敵人,下砍馬足,只要一馬之足被傷,三匹連環馬就寸步難行。於是金軍的重騎兵就無法發揮所長,而岳家軍的勇將則在敵陣中左衝右突。雙方從下午一直激戰到天黑,結果金軍大敗。

202101ph014_01
郾城之役,宋軍迎擊金軍精銳騎兵「鐵浮圖」。(資料圖片)
202101ph014_01

七月十日,金兵再犯郾城附近一帶,宋軍又獲勝利。不久,金兵轉而進攻潁昌,岳飛命兒子岳雲率軍馳援,獲得潁昌大捷。是役金兀朮的「鐵浮圖」及「拐子馬」均被破,其手下的萬夫長、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等軍將共百餘人被殺,士兵損失了五千多人,故戰後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哀嘆。不過,岳家軍也有損失,名將楊再興曾衝入敵營、英勇殺敵,最後馬陷泥中,遭亂箭射死,其所率三百勇士也全部陣亡。郾城、潁昌戰後,岳飛領軍收復洛陽等地,又兵臨朱仙鎮,離東京開封僅四十五里之遙。是時岳飛軍威大盛,有收復黃河以南廣大地區之勢。岳飛對部將說:「直抵黃龍府(女真人發源地),與諸君痛飲耳!」

202101phn050_01
河南開封朱仙鎮岳飛廟壁畫,描繪岳家軍朱仙鎮驅敵。(圖片來源:FOTOE)
202101phn050_01

正當岳家軍準備乘勝收復汴京之際,宋高宗卻不願其繼續北伐,一日內連發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飛。在被迫退兵之前,岳飛不禁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難以中興!乾坤世界,無由再復!」

bulb

十二道金牌

宋代凡軍事最緊急命令或赦免令,均用御頒的木牌,上有金漆文字,由內侍省派人遞送,後「金牌」成了緊急命令的代稱。連續十二道金牌,表示命令萬分緊要,必須絕對服從。但後世史家認為朱仙鎮距離臨安二千多里,往返行程至少須八九天,以當時交通工具的限制斷不可能一日急行軍五百里以上,故表示存疑。不過,高宗害怕北伐成功、欽宗回國會影響其皇位,雖然是否連發十二道金牌尚待證實,但召回岳飛卻是千真萬確。

202101ph015_01
浙江杭州岳王廟壁畫《被迫班師》。(資料圖片)
202101ph015_01

壯志難酬

卻說岳飛自朱仙鎮被召回臨安,宋室既怕其堅持北伐,又恐武將功高蓋主,就解除了他和諸將的兵權。高宗和權相秦檜急於與金國講和,而金人卻以「必殺飛,始可和」作為和議條件,於是高宗授意秦檜製造冤獄囚禁了岳飛父子。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訂立「紹興和議」,南宋正式向金朝稱臣、納貢、割地。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又以「莫須有」(江南吳語,意即「可能有」)的罪名將岳飛殺害,其子岳雲及部將張憲也一同就義。

 

回顧名將岳飛一生,始終堅持抗金,身經大小戰役百餘,未嘗一敗。有人問過他:「何時天下可太平?」岳飛云:「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怕死,天下太平矣!」他死在戰勝金兵不久,臨刑前只寫下:「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可謂壯志未酬身冤死。宋孝宗登基後,才為之平反,諡號「武穆」,並尋得岳飛遺骨,以禮重葬,其後又追封鄂王、追贈太師。今杭州西湖畔有岳飛墓。秦檜、秦檜之妻及其他有份製造「莫須有」這千古奇冤的人,則被後人鑄像,長跪於岳飛墓或廟前,有對聯云:「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

202101ph016_01
浙江杭州岳王廟正殿岳飛像。(資料圖片)
202101ph016_01
202101ph017_01
202101ph017_01
作者:
上載日期:
2024年01月08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