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30020ph024
聖老楞佐教堂
30020ph024

聖老楞佐教堂

聖老楞佐教堂創建於十六世紀中葉,是澳門最早建成的三大教堂之一,由天主教澳門教區管理,位於風順堂街,澳門慈幼中學的正對面。教堂後來幾經重建,於1846年形成目前的規模。聖老愣佐是天主教的航海主保,而由於昔日葡萄牙人出海,須視風信而決定是否出航,故華人稱該教堂為「風信堂」,又因粵音中「信」與「順」同,故以諧音稱為「風順堂」,有祈求「風調雨順」之意。聖堂呈長方形,樓頂甚高,一列列綠、黃相間的玻璃窗增添神聖的氣氛。近入口處,在中央位置是一個大大的聖洗池,喻意聖洗是入門聖事之始。由於聖堂面積不大,流動式的耶穌聖心像和聖母像置身在兩邊牆角,流動式的聖老楞佐像則安放在近祭台的牆邊。牆上裝了出自墨西哥藝術家鮑博手筆的苦路圖像,充滿藝術感。

30020ph025
教堂後來幾經重建,於1846年形成目前的規模
30020ph025

聖若瑟修院大樓及聖堂

1728年,耶穌會士創辦聖若瑟修院,規模僅次於聖保祿學院(即今天的大三巴牌坊遺址),華人因而稱之為「三巴仔」或「小三巴」。修院於1784年由遣使會士接辦後,為天主教會以至在社會培養大量人才,尤其注重培養中葡雙語人才。大樓原為兩層,後擴建為三層,以青磚為建築材料,建築簡潔而靈活。修院的聖堂則有着強烈的巴羅克風格著稱。教堂共設有三個正面入口,兩側入口設有供奉耶穌和聖母的祭壇,之後才是主堂。中間入口直達主堂,主祭壇供奉聖若瑟像,另有兩組四支旋柱,別具特色。此外,主堂有一個由四個帆拱頂托起的羅馬式穹窿空間,具有透風及採光功能,穹頂中間刻有耶穌會會徽。聖堂內還有聖方濟各沙勿略(Francisco Xavier)的手肱骨,是天主教會的一件重要文物。方濟各沙勿略是西班牙人,於1552年8月,他帶同學生、翻譯和侍從三人抵達上川島試圖偷渡進入中國,「蛇頭」卻反悔遲遲未有出現,結果12月在島上病死,而他的其中一條手肱骨曾安放在路環的聖方濟各教堂,如今則改放在聖若瑟修院聖堂。

30020ph026
聖若瑟修院主要由修院大樓及聖堂組成
30020ph026

聖奧斯定教堂

聖奧斯定教堂是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於1591年修建。初時由於建築簡陋,每逢雨天便要用蒲葵葉遮蓋屋頂。由於蒲葵葉被風吹起時像龍鬚豎起一樣,華人於是將教堂稱為「龍鬚廟」,後來再演變成「龍嵩廟」。今天我們看到的教堂,是在1874年重修的。教堂內部結構與玫瑰堂類似,由兩排柱子將空間一分為三:一個寬7米的中廳和兩個寬4米的側廊,長度均為30米。兩側廊為木拱吊頂,中廳則為平吊頂,瓷磚地面。中廳內部還有四個小祭壇和一個八角形的木製講壇。主祭壇寬闊而深遠,供奉「苦難耶穌像」,祭壇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裝飾為巴洛克風格,地板鋪設了馬賽克。該堂每年都會舉辦苦難耶穌聖像出遊,為期兩日,是澳門天主教會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據說已超過400年的歷史。

30020ph027
聖奧斯定教堂是由西班牙奧斯定會修士於1591年修建而成
30020ph027

大堂

大堂即主教座堂,位於澳門大堂前地,是天主教澳門教區的權力中樞,約於1622年已開始建造,後屢經損毀重修,至1937年大規模修繕後,才確定今天的規模。現時,教堂前地鋪設葡式碎石,更有特色的小型噴水池,將這裏營造成一個優雅寧靜的景點。由於華人習慣把宗教建築稱為「廟」,故大堂又稱為「大廟」,其前地亦即「大廟頂」。主教座堂不但是教會權力中樞所在,過去歷任澳門總督上任,均習慣到該堂將權杖放到聖母像旁,象徵權力神聖。現時主教座堂於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的下午,會舉行一場以拉丁語為用語的彌撒,為澳門唯一一座以拉丁語舉行彌撒的天主教堂。

30020ph028
大堂(主教座堂)設計簡單,僅以彩色玻璃窗為背景
30020ph028

玫瑰堂

玫瑰堂,正稱「玫瑰聖母堂」,位於澳門市中心議事亭前地末端,是道明會士於1587年所建,為該會在中國的第一所教堂。玫瑰聖母堂初時以木板搭建,華人因此稱之為「板障廟」,後因嫌「障」字不雅,改稱「板樟廟」。至十七世紀,教堂改為磚木結構。教堂內供奉玫瑰聖母,故華人又稱「玫瑰堂」。玫瑰聖母堂與道明會在澳門的活動有密切的關係。每年5月13日,即聖母在葡萄牙小鎮花地瑪第一次顯現的日子舉行花地瑪聖母像巡遊,是澳門天主教重要的節日活動之一。而在澳門的節日當中,亦有12月8日紀念的聖母無染原罪瞻禮。教堂內的祭壇具備強烈的巴洛克建築風格,為澳門眾多教堂中最華麗的一間。除舉行宗教活動外,教堂亦不時成為音樂演奏會的表演場地。教堂側於1997年開設了「聖物寶庫」,展出超過三百多件由十七至十九世紀期間的天主教宗教藝術品,勾畫出羅馬天主教早年在遠東地區發展歷程的圖景。

30020ph029
玫瑰堂位於澳門市中心議事亭前地末端
30020ph029

大三巴牌坊

大三巴牌坊原為天主之母教堂,是聖保祿學院的組成部分之一。教堂於1602年開始修建,至1640年竣工。在教堂落成後,曾多次遭受祝融之禍,至1835年,一場大火將整座聖保祿學院和教堂付諸一炬,僅餘教堂正立面、大部分地基和教堂前的石階。由於正面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又因聖保祿學院多被慣稱為「大三巴」,故而這座前壁被華人稱為「大三巴牌坊」,是澳門的地標性建築。今天所見的聖保祿教堂前壁,由花崗岩組成,高5層,糅合西方巴洛克式建築風格和東方設計色彩。行政當局曾於1990至1996年間在教堂遺址附近展開大規模的考古和修復工程,起出聖保祿學院多座建築的地基和埋葬於該處的神職人員的墓地。而大三巴牌坊的後方,現建有天主教藝術博物館與墓室。

30020ph030
大三巴牌坊原為天主之母教堂,是聖保祿學院的組成部分之一
30020ph030

聖安多尼教堂

聖安多尼教堂確實的始建年份不詳,約於1558至1560年間,是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初時僅以茅草覆蓋,至1638年改以石頭重建。教堂曾經歷兩次大火,以1874年9月22日,颱風吹襲期間發生的大火最為嚴重。後人為紀念當日風災,故被定為「天災節」。過去,葡人的婚禮多在聖安多尼教堂舉行,華人因而稱教堂為「花王堂」。《澳門記略》有以下的記載:「北隅一廟,凡蕃人男女相悅,詣神盟誓畢,僧為卜吉完聚,名曰花王廟。」教堂先後於1930年、1951年和1953年改建和裝修,形式簡潔,糅合巴洛克(主祭壇)、新古典主義(外觀)和現代主義(彩色玻璃窗)的風格。教堂正立面的頂部置有聖安多尼像,而內部祭壇正中則供奉耶穌,右側供奉聖安多尼。

bulb

《澳門記略》

《澳門記略》為清乾隆年間掌管澳門事務的兩位地方官兼學者印光任和張汝霖所著,於1751年完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系統地介紹澳門的專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發行的一部關於澳門的史書。

30020ph031
聖安多尼教堂是澳門三大古老教堂之一
30020ph031

基督教墳場

基督教墳場原稱「東印度公司墳場」,因位處東印度公司旁邊而得名,於1821年開闢。墳場是因第一位來華基督新教傳教士兼東印度公司代表馬禮遜(Robert Morrison)之妻於1821年在澳門去世,馬禮遜向澳葡當局申請開闢而成的。此墳場為澳門首座基督新教墳場,直至1857年,市政廳決定禁止市區內埋入死者後永久關閉。目前墳場內埋葬的大多是來華從事貿易的英國商人、在鴉片戰爭中在華身亡的英國將領、基督教傳教士等。其中比較著名的有在澳門居住二十多年的英國畫家錢納利(George Chinnery)、基督教傳教士馬禮遜等。基督教墳場除了墓地之外,還有一座小教堂,現為香港聖公會澳門傳道地區屬下的馬禮遜教堂。

bulb

馬禮遜

馬禮遜(Robert Morrison,1782—1834年),蘇格蘭傳教士。1807年受倫敦會派遣,到達中國廣州,在英國東印度公司任職25年。曾將《聖經》譯成中文,又編著《華英字典》。

30020ph032
基督教墳場除了墓地之外,還有一座小教堂
30020ph032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01月2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