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201phn005_01
20201phn005_01

今日徽州的概念不同於今日黃山市的概念,黃山市是以行政手段切割了文化徽州的一個行政區域;而徽州(包括歙縣、休寧、婺源、績溪、黟縣、祁門)是文化血脈長期聯繫在一起,任何人力也分割不開的一個文化區域。

 

地靈出人傑,徽州靈秀的山山水水,使徽州人才輩出。徽州的黃山、白嶽、新安江等奇山異水孕育了不少領一代風騷的卓異人才。有明一代,徽州進士有444名,載入《明史》本傳的進士出身的官員有四十多人。休寧一縣,從宋嘉定十年(1217年)到清光緒六年(1880年)考中狀元的即有19名,居全國之首。徽州歷代學者、科學家、醫生、文學家、書畫家、篆刻家、工藝家等數以萬計,著名的數以千計,特別傑出的數以百計。徽州在不同領域,領一代風騷的幾位巨人:朱熹、汪機、程大位、胡雪巖、戴震、胡適、陶行知和黃賓虹。

 

徽州文化需要宏觀地了解其全貌,只有這樣,才不致於把局部當作整體,以致專作細枝末節之繁瑣考證。但更需微觀地探索其各個方面的內涵與底蘊,使對全貌的了解不是蜻蜓點水,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深悉其本與末、源與流、肉與靈、形與神。首先得了解徽州文化的由來與發展,徽州文化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徽州文化階段和前徽州文化的山越文化階段、與新安文化階段;也可再從山越文化階段分出一個古越文化階段,成為四個階段。徽州文化的發展四階段,相當典型地反映了中華文化的發展。可以說,徽州文化是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中華文化中極具代表性的典型文化。正是在這裏,出現了儒、釋、道會通交融,理學與心學會通交融,漢學與宋學會通交融,繪畫的南宗與北宗匯通交融等等;更有中西學術與科技等的會通交融;從而使徽州文化因不斷出現新質而有新的發展,對促使與推動整個中華文化的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

 

徽州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大領域的各個層面。從社會層面、經濟層面、科教文層面、學術層面,到文學藝術層面,真的是浩浩瀚瀚、洋洋大觀。人文精神是一種使人藉以安身立命的精神。徽州文化所培育的具高品質的人,就是這樣的人。根據徽州的地域特點與徽州文化的獨特個性,這種精神還可以分為形象化的、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繫的三種精神,這就是:徽州駱駝精神、新安江水精神、黃山雲霧精神。不張揚,不賣弄,沉沉默默而實實在在地以大量的看不見的水分,隱隱地滋潤生靈,滋潤萬物,使生靈萬物得以生存、成長與繁榮,正是黃山雲霧精神的特點;廣泛吸納萬山叢中徐徐流出的涓涓細流和山村野寨旁邊緩緩流淌的悠悠河水,形成泱泱大江,匯成汪洋大海,此之謂新安江水精神;像駱駝一樣,甘於寂寞,不畏荒涼,耐得饑渴,無懼風沙,能在茫茫沙漠中,堅毅沉穩,一步一個腳印地負重遠行,昂首前進是徽州駱駝精神。這種精神主要表現於做人。徽州人,不管是傑出人物還是平凡百姓,都不同程度地具有這種精神。

 

「徽學」曾經是「新安理學」與「徽州學術」的代稱,也曾經是「徽州府學」的縮寫。而真正意義上的「徽學」,則應該指的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才出現的新學科。徽學研究的主要內容是從南宋到清末的徽州一府六縣(包括歙縣、休寧、婺源、績溪、黟縣、祁門)的歷史文化,但時間可上伸到徽州有史以來,下延到民國;空間應擴大到曾隸屬於徽州的各縣以至擴大到徽州人及徽州文化所曾產生重大影響的地方。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2月2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