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五台山有甚麼神奇的傳說?

30030ph013
五台山寺廟林立
30030ph013

五台山因位於中國北方黃河流域中華文明的發祥地,又因其緊鄰國家的傳統政治文化中樞,在形成其佛教及民間文化聖地的同時,亦在民間流傳着一個又一個傳說。

 

文殊菩薩的傳說

相傳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氣候異常惡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飛沙走石,夏天酷熱難當,農民們根本無法耕種。文殊菩薩碰巧到這裏傳教,看到人們遭受苦難,他知道東海龍王有一塊神石叫「歇龍石」,可以把乾燥的氣候變得濕潤,於是變成一個化緣的和尚,到龍王那裏借歇龍石。

 

文殊菩薩來到東海,果然見有一塊巨石,涼氣迎面撲來。文殊菩薩向龍王說明來意,但龍王說借甚麼都行,唯獨這塊歇龍石不能借,因為它是花了幾百年工夫從海底打撈上來的,清涼異常,若借去龍子們就沒有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薩反復說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為了造福於人間特地來求援的。

 

龍王心裏不願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絕,於是勉強答應說:「神石很重,沒有人能幫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動,就拿走吧!」文殊菩薩謝過龍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語,立刻使巨石變成了小小的彈丸,將其塞進袖筒,飄然而去。老龍王驚得目瞪口呆,後悔莫及。

 

文殊菩薩回到五峰山,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間的一條山谷中,五峰山立刻變成一個清涼無比的天然牧場。於是,這條山谷被命名為清涼谷,人們又在這裏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涼寺,五峰山也被叫作清涼山。自此,五台山就成了文殊菩薩的修行地,有關文殊菩薩與五台山的關係就這樣一代一代傳下來。在這之後的許多年中,善男信女每來五台山,亦是奔着文殊菩薩而來。

30030ph014
五台山塔院寺的雪景
30030ph014

五爺的傳說

五台山風景如畫,清涼如水,山巒嫵媚,香煙繚繞。生活在五台山的人們朝聽晨鐘,夜聞暮鼓,感謝五爺為世人開闢出來的好山好水的佛教仙界。相傳五爺是東海龍王之子,排行老五,名字叫聖衍。他到五峰山遊玩,巧遇文殊菩薩到五峰山下開闢道場,經其點化,同到東海龍宮借得歇龍石,又將原來陡峭險峻的五峰山,變成了巋巍敦厚的五個台子。五台山一改過去惡劣的氣候,變成常年氣候宜人,滿山遍綠,花果四季的東方佛教天國。

 

五爺從此與文殊菩薩一起落戶五台山。現今五台山上有一座氣勢雄偉的萬佛閣,就是由文殊殿、五龍王殿、禪房、戲台四個建築群組成,如同棋盤,佔地兩千多平方米,其中五龍王殿將五龍王供在中間突出的位置。自從五龍王落戶五台山,五台山周圍數百里地方,年年風調雨順,人民歲歲幸福安康。五龍王在民間深受世人崇敬,五龍王對眾生慈悲為懷,有求必應,世人對五龍王朝拜絡繹不絕,五龍王被世人親切地稱為五爺。

30030ph015
五爺廟
30030ph015

大白塔上銅鈴的傳說

從前,在五台山大白塔西北二里許的新坊村,住着一戶貧窮人家。家裏母子二人,母親叫郭大娘,年已古稀;兒子乳名虎子,生性忠厚,對母親盡孝供養,但三十出頭還沒成家,母親也為虎子的親事發愁。

 

一年,寺院重修白塔,四方木匠、石匠、泥水匠分住百姓家裏。郭家來了一位白鬍子老頭,身背褡褳,手拿一隻銅鈴,自稱是翻砂匠,手中的銅鈴就是他自己翻砂製造的。郭大娘待他很親熱。一天,老翻砂匠告訴郭大娘,白塔快修成了,他先走一步,留下銅鈴抵住宿錢,如果這隻銅鈴日後有人來要,虎子就有娶媳婦的錢了。郭大娘大喜,欣然收下。

 

走後第三天,白塔塔頂要安裝圓盤時發現少一個銅鈴,老方丈擔心會錯過黃道吉日。他想起老翻砂匠的那隻銅鈴,立即派人到郭大娘家找老翻砂匠。郭大娘對來人說,老翻砂匠已經走了,臨走留下銅鈴,說是誰要就得拿蓋三間瓦房的錢。來人爽快答應,把銅鈴拿回工地,往圓盤上一拴,天衣無縫。

 

老方丈猜測老翻砂匠非一般人,很可能是文殊菩薩化身前來幫助孝子成家,於是即令人給郭大娘送去紋銀五十兩。郭大娘高興得謝天謝地,謝文殊菩薩保佑,也感謝那位老翻砂匠。不久三間瓦房蓋起,虎子完婚,一家人其樂融融。

30030ph016
大白塔頂的銅鈴
30030ph016

順治五台山出家的傳說

清代順治皇帝出家五台山始終是一個千古之謎。有關順治皇帝到五台山出家當和尚的傳說流傳甚廣,金庸的武俠巨著《鹿鼎記》和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更是將順治皇帝五台山出家之事演繹得如泣如訴。這個故事雖有多種版本,但基本內容大同小異:順治十八年正月,順治皇帝24歲,因寵妃董鄂妃之死鬱鬱不樂,厭煩宮廷生活,棄位出家來五台,康熙奉太皇太后之命來五台山找他父親順治。

 

其實,這些有關順治皇帝五台山出家的故事只是傳說,經不住史料的推敲。順治皇帝的確篤信佛教,尤其崇奉禪學。順治寵妃董鄂妃生了一個男孩,順治皇帝非常高興,準備立為皇太子繼承皇位,不料男孩只活了三個月便夭亡。為此董鄂妃傷悼成疾,於順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病逝。對此順治皇帝悲痛欲絕,親撰悼文,甚至產生出家為僧的念頭,後經玉林和尚勸止。但順治終因憂傷過度,於第二年(1661年)正月病死在皇宮,享年24歲。順治與董鄂妃的骨灰並葬於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之孝陵。

 

事實上,順治皇帝從未到過五台山,靈骨也並非安置在鎮海寺。其子康熙皇帝先後五次「攜蒙古諸王」朝拜五台山,根本目的在於利用五台山佛教「柔服蒙古」,並不是為了尋找父親或遊山玩水。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11月2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