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20124phn008_01
20124phn008_01

承德避暑山莊原名熱河行宮,由清代康熙皇帝親自選址和興建,乾隆皇帝繼位後,對這處皇家園林進行了兩期擴建,形成目前560萬平方米共分四個區域(宮殿區、湖區、山區及平原區)的規模。1994年,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避暑山莊的宮殿區建於1711年,坐落在避暑山莊南部,南臨市區,東北接平原區和湖區,西北接山區,朝向良好,地勢平坦,建築自成格局。宮殿區由正宮、松鶴齋、東宮、萬壑松風四組建築組成,是清帝處理朝政、舉行慶典和帝后居住休息的場所。

 

宮殿區四組建築因用途的不同,建築規制也不同。宮殿區建築為北方四合院的布局,中軸線清晰,主體建築居中,附屬建築置於兩側,布局嚴謹對稱,體量較小,全部為青磚灰瓦,不施彩繪。

 

避暑山莊湖區集中國南方園林的秀美和北方園林的雄渾,特別是把江南園林的勝景佳境遷移到塞外,使這裏形成「來自天然,勝似江南」的獨特風格。避暑山莊的湖泊總體稱塞湖,湖泊修建疏竣大體分兩個階段。康熙時期開挖了澄湖、如意湖、上湖和下湖,乾隆時期拓挖了鏡湖和銀湖。湖與湖之間用堤、島、橋相連,根據不同的地形和環境設計修建臨水建築,加之古樹、植物、花草,使避暑山莊湖區呈現山繞水,水繞島,園林建築依山傍水的江南水鄉風光。

 

澄湖以北,從西部山麓開始向東,是一大片平原區。這一片地方也分三部分。中部為萬樹園,這裏生長着數百年的古榆、古柳、古槐等名貴古樹。北部為寺廟建築。東部原有三組大型建築──春好軒、永佑寺、澄觀齋,其中澄觀齋僅剩基址,春好軒及永佑寺近年復修。平原區西部為試馬埭,綠草如茵。還有以文津閣為主的大型建築組群。

 

避暑山莊的西部和北部是一片層巒疊嶂、溝壑縱橫的山地,是園景區的山區,佔山莊總面積的五分之四。山區主要由四條天然峽谷組成。由南至北依次為榛子峪、松林峪、梨樹峪、松雲峽。在四條峽谷的兩側,依山就勢修建了許多風格各異的亭、閣、軒、齋和庵、觀、寺等共五十多組建築。

 

在避暑山莊的東部和北部,環列着氣勢雄偉、金碧輝煌的寺廟群,是聞名中外的中國最大的皇家寺廟群──承德外八廟。外八廟實為十二座寺廟,即溥仁寺、溥善寺、普寧寺、普佑寺、安遠廟、普樂寺、普陀宗乘之廟、廣安寺、殊像寺、羅漢堂、須彌福壽之廟和廣緣寺,因這十二座寺廟中有八座歸清廷理藩院管理,而這些寺廟又處在京師之外,因此通稱「口外八廟」。外八廟的興建,標誌着中國古代建築藝術達到最後高峰,囊括了中國佛教建築中的漢式、藏式和漢藏結合的藝術手法。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9月2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