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運河是一條生命的河,藝術的河,一直活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筆下,尤以唐代詩人寫得最多。描寫大運河的詩詞,在內容上有三類:一是寫開鑿大運河民工的悲慘命運,揭露隋煬帝驕奢淫逸的生活;二是肯定大運河的作用,並對當年開鑿運河的民工寄予深切同情;三是對沿河兩岸美麗風光的禮讚。這些詩詞,隨着大運河的長流不息而流傳千古,其中有的成為古典文學的精品。
《隋煬帝挽舟者歌》 作者:無名氏‧北朝
我兄征遼東,餓死青山下。
今我挽龍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飢,路糧無些小。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煙草。
悲損門內妻,望斷吾家老。
安得義男兒,焚此無主屍。
引其孤魂回,負其白骨歸!
意思:我哥哥被徵去遼東打仗,最終餓死在大青山下。現在我又被抓來為龍舟拉縴,在運河堤上吃苦受罪。如今正是一個飢荒年頭,給我們的乾糧少而又少。此去前面要拉三千里路,這條命哪裏還保得住?難免落得個拋屍荒野、魂歸無處的下場。想起家中的妻兒和父母,不禁悲從中來。但願哪位好心人能把我的屍骨送回故鄉,使我在那裏得到安息。
《汴河直進船》 作者:李敬芳‧唐
汴河通淮利最多,生人為害亦相和。
東南四十三州地,取盡膏脂是此河。
意思:汴水與淮河之間挖通後,確實有許多便利。不過,百姓遭受到的苦難也很深重。東南四十三州的廣大地區,民脂民膏都被這條河運走,送到京城供皇室貴族享用了。
《隋宮》 作者:李商隱‧唐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
玉璽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
於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
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
意思:深鎖的長安城籠罩在層層煙霞之中,又想選取江都作為自己華麗的別宮。如果帝王的玉璽不落在李家手裏,隋煬帝的龍舟錦帆應該已經遊遍了天涯。如今的腐草裏,已不見當年螢火蟲的影子;運河岸邊的垂楊柳,也只剩下歸巢的烏鴉永遠聒噪不停。而今在陰間假若遇到陳後主,難道還有雅興讓寵妃再唱一段《玉樹後庭花》?
《煬帝陵》 作者:羅隱‧唐
入郭登橋出郭船,紅樓日日柳年年。
君王忍把平陳業,只博雷塘數畝田。
意思:當年在城池般的豪華龍舟上進進出出,沉迷於紅樓溫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隋煬帝居然忍心把先王奪取的江山大業,只換取了幾畝埋葬屍身的雷塘荒田。
《汴河亭》 作者:許渾‧唐
廣陵花盛帝東遊,先劈崑崙一派流。
百二禁兵辭象闕,三千宮女下龍舟。
凝雲鼓震星辰動,拂浪旗開日月浮。
四海義師歸有道,迷樓還是景陽樓。
意思:揚州的瓊花開得非常繁盛,隋煬帝很想去遊玩一番。他劈開崑崙那樣的大山,造出了一條河流。浩浩蕩蕩的御林軍辭別了皇宮,三千名嬪妃宮娥乘龍舟一起南下。響徹雲霄的鼓樂把天上的星辰都驚動了,龍舟上的錦旗日日夜夜迎風招展。四海之內的義軍紛紛歸順正義之師,那座享樂美女的迷樓只不過是另一座亡了國的南齊奢華的景陽樓罷了。
《汴河懷古》 作者:皮日休‧唐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意思:大家都把隋朝的滅亡歸咎於這條運河,可直到今天,南北幾千里的航運卻都要靠它。假如隋煬帝當年沒有乘龍舟遊幸江南的荒唐行徑,把他跟治水的大禹來比較,功勞也差不多。
《金陵渡》 作者:張祜‧唐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裏,兩三星火是瓜洲。
意思:寄宿在金陵渡口的小旅館裏,外出旅行的客人不禁有一股淡淡的憂思襲上心頭。落潮後的長江水倒映着一勾彎月,那不遠處星星點點漁火閃爍的地方,該就是令人神往的瓜洲了。
《泊船瓜洲》 作者:王安石‧宋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意思:京口與瓜洲只有一水之隔,鐘山也只要翻過幾座山頭就到了。春風又一次給江南披上綠裝,可是甚麼時候,我才能在明月的照耀下回到故鄉?
《瓜洲夜泊》 作者:鄭板橋‧清
葦花如雪隔樓台,咫尺金山霧不開。
慘淡秋燈漁舍遠,朦朧夜話客船偎。
風吹隱隱荒雞唱,江動洶洶北斗回。
吳楚咽喉橫鐵甕,數聲清角五更哀。
意思:亭台樓閣掩映在如雪的蘆花之中,大霧籠罩着近在咫尺的金山,昏黃的燈光映照着遠處的漁家小屋,緊緊依偎的客船上傳出旅人含混不清的對話。秋風吹來一聲公雞的啼鳴,漲潮的江水倒映出游移的北斗星。在瓜洲這個吳楚咽喉要地,五更天響起幾聲淒厲的號角,聽得人心生悲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