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30073phn001_01
禪宗重視修行禪定(圖片提供:視覺中國)
30073phn001_01

禪宗,中國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在中國佛教史上,佔據了重要地位,唐宋以後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禪宗重視修行禪定,趙樸初在《佛教常識問答》中解釋說:「禪是禪那(dhyana)的簡稱,漢譯為靜慮,是靜中思慮的意思,一般叫做禪定。此法是將心專注在一法境上一心參究,以期證悟本自心性,這叫參禪,所以名為禪宗。」由此可見,禪宗因禪而得名。因為禪宗認為人心之性就是佛性,並以覺悟眾生本來就具有的佛性為主旨,所以又被稱為「佛心宗」。禪宗是佛教的心法與中國文化、民族精神相結合而形成的佛教宗派,使印度傳入的佛教中國化,是極具創造力和影響力的中國化佛教,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佛教以及政治、文化、哲學、思想等,重鑄了中華民族的人生哲學,成為中華文明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

bulb

中國佛教八大宗派

中國佛教出現過許多派別,主要有八宗。一是三論宗又名法性宗,二是瑜伽宗又名法相宗、慈恩宗、唯識宗,三是天台宗,四是賢首宗又名華嚴宗,五是禪宗,六是淨土宗,七是律宗,八是密宗又名真言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性、相、台、賢、禪、淨、律、密八大宗派。

禪宗的誕生有個美麗的故事:當年佛祖釋迦牟尼在靈山會上說法,眾人向他獻花聆聽他開示,佛祖手拈一朵花,慈悲安詳地面對眾人,卻一言不發,眾人紛紛感到疑惑不解,只有迦葉會心微笑,佛祖這時開口說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咐囑迦葉。」「世尊拈花,迦葉微笑」便是禪宗的發端。魏晉南北朝時期,印度禪宗第二十八代傳人菩提達摩渡海東來,開創了中國禪宗,達摩成為中國禪宗的第一代祖師。後來經過慧可、僧璨、道信和弘忍的傳承,到了六祖慧能的時候,禪宗興盛發展,由慧能一支分出了曹洞派、溈仰派、臨濟派、雲門派以及法眼派五大宗派,對於禪宗這種蓬勃興旺的局面,達摩初祖在偈語中做出了預言:「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30073ph015
光孝寺六祖慧能像
30073ph015

禪宗發源於魏晉南北朝後期的禪學流派,隋唐時期演變成禪宗,以後逐漸發展成為中國佛教的主流。在發展過程中,禪宗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思想,秉承佛家的「達則兼濟天下,入則獨善其身」精神,並融合儒家倫理生活的規範,也吸取道家的「自然」觀念來詮釋人的生命自然狀態、人的本性。強調「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使佛教從深奧走向淺顯,從繁瑣走向簡單,從而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思想體系。

 

禪宗的基本思想是「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這一理論簡單明瞭,通俗易懂。當年達摩祖師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禪定,寫成《楞伽經》四卷,創立中國佛教禪宗。達摩學說中的「二入」和「四行」,提出從「理入」和「行入」,採用報怨行、隨緣行、無所求行和稱法行四種修行方法,體現出禪宗學說的基本點,就是強調「心」的會意和「性」的自修。到了慧能大師,《六祖壇經》更將禪宗思想簡約化、通俗化,他指出佛性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因此主張「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即通過深刻的自我剖析,從而不斷自我覺悟,最終昇華自身的精神境界。這是中國佛教思想的一次重大發展。

30073ph017
達摩(根雕)
30073ph017

《六祖壇經》,全稱《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慧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由佛教禪宗六祖慧能大師所著,是禪宗的經典著作,是禪宗思想走向成熟的標誌。壇經,是開壇講經的意思。全書共分十品,以慧能大師的生平活動為順序,層層深入講述了他三十七年弘法事跡,記錄了他講經論法的言談話語,集中體現了人皆「自性清淨、本有佛性」的理論基礎,「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思想主旨,「自悟自修」、「頓悟成佛」的修行主張,成為中國佛教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在中國社會裏,《六祖壇經》的影響早已超出宗教範圍,其教理教義滲透在社會各個方面,影響力遍及哲學、政治、文學、藝術乃至日常生活中。

30073ph016
《六祖壇經》是內地暢銷書之一
30073ph016

在中國佛教中,禪宗流傳時間最長,迄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對中國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影響廣泛而深遠。在哲學方面,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思想是宋明理學的源頭。宋明理學盛行,儒學大師們如周敦頤、朱熹等無不借鑑禪學思想,從中吸收養分,建立出各自的思想體系。禪宗與道教的融合滋生出亦佛亦道的思想。在文化方面,禪宗與文化結合創造出禪詩、禪畫、禪樂等藝術形式。在世界影響方面,唐代起,中國的禪宗開始向外傳播,最早傳入越南,其次是朝鮮新羅國。宋代時,禪宗傳入日本,對日本文學、建築等產生深厚影響。上世紀初,禪宗傳入歐美,許多西方人也熱衷於參禪、學禪,以此來修養身心。

30073ph014
三論宗的祖庭──南京棲霞寺
30073ph014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5月07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