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歷代家教有哪些教材?

mainsite_5000_30054_4_header_v1
mainsite_5000_30054_4_header_v1

中國古代不僅重視家庭教育,而且十分重視編寫家教教材。由於家庭教育要以識字啟蒙教育為基礎,所以編寫蒙學教材就成為人們十分關心的大事。不同的教材,其承擔的教育目的也不同,以識字為主的綜合知識型教材有「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以封建倫理道德為主的蒙學課本,有《弟子規》、《孝經》、《二十四孝》等書。在古代家教教材中,有一類教材是以家庭為基礎而產生,是父祖對子孫、族長對族人的訓示教誨──家訓,如著名的《顏氏家訓》、《朱子家訓》、《曾國藩家訓》等。

30054ph016
福州幼稚園萌娃穿漢服誦《三字經》迎新年
30054ph016

《三字經》

在格式上,《三字經》的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順口、易記。在內容上,《三字經》是最淺顯易懂的讀本之一,取材典故廣泛,包括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

 

《千字文》  

《千字文》,原名為《次韻王羲之書千字》,南朝梁(公元502-549年)周興嗣(公元470-521年)所作的一首長韻文,是一篇由一千個不重複漢字組成的文章。據說是梁武帝取了王羲之寫的一千個字體,令其親人練習書法,而後覺得雜亂無章,於是又命周興嗣編為一篇文章。《千字文》全篇主題清晰,章句文理一脈相承,層層推進,語言優美,詞藻華麗,幾乎句句引經,字字用典。

30054ph017
2016年,中國和瑞士的書法學員在浙江紹興文理學院蘭亭書法學院內,潑墨書寫國學《千字文》。
30054ph017

《弟子規》  

《弟子規》,原名《訓蒙文》,是一本清朝出現的兒童啟蒙教材,內容以儒家道德為主,以韻文寫成。一般認為作者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後經賈存仁修訂改編,改稱《弟子規》。其內容取自《論語‧學而篇》中的第六條:「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核心思想是孝、悌、仁、愛。

30054ph015
小學新生濟南府學文廟齊誦《弟子規》迎開學
30054ph015

《孝經》

《孝經》是中國古代漢族政治倫理著作,儒家十三經之一。傳說是孔子作,但南宋時已有人懷疑是出於後人附會。現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註,宋代邢昺疏。全書共分十八章。《孝經》主張把「孝」貫串於人的一切行為之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是孝之終。它把維護宗法等級關係與為君主服務聯繫起來,認為「孝」要「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

30054ph018
迎重陽,貴陽孔學堂千人誦《孝經》。
30054ph018

《二十四孝》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另一種說法是郭居業撰。此書是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30054ph019
二十四孝壁
30054ph019
30054ph020
山西民間剪紙大師辛愛英展示自己創作的剪紙作品《二十四孝》
30054ph020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11月0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