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歷代太師職級的轉變

mainsite_5000_30054_10_header_v1
mainsite_5000_30054_10_header_v1

古代皇宮家教的學生基本就是太子,太子的老師有三個類別,分別教授不同的內容:

 

1、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各一人,從一品。掌輔導皇太子。每見,迎拜殿門,三師答拜,每門必讓,三師坐,太子乃坐。

 

2、少師、少傅、少保各一人,從二品。掌曉三師德行,以諭皇太子,奉太子以觀三師之道德。

 

3、太子賓客四人,正三品。掌侍從規諫,贊相禮儀,宴會則上齒。侍讀,無常員,掌講導經學。貞觀十八年,以宰相兼賓客。

 

擔任皇室家教的老師,簡稱「三師」、「三少」。「師」是傳授其知識的,「傅」是監督其行動的,「保」是照管其身體的,即分別是負責太子智育、德育、體育的人。每個朝代太子老師職位的設置都有所不同,俸銀也不同,這是隨着每個時代的政治體制以及對儲君的重視程度而定的。

30054ph044
元刻本《唐律疏義》記載了官吏「職制」已被明確列為條文
30054ph044

商周及兩漢時期  

西周時期的中央官職最高官職是太師、太傅、太保(是為三公),其下分設六卿、五官。《大戴禮記》說:「召公為太保,周公為太傅,太公為太師。」「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順,此三公之職也。師保之類的官員地位很高,但未必設滿,在具體設立上,採取「不必備,唯其人」的辦法,設置官員不必求完備,只在於得到賢能的人。可見,從西周開始君主對太子教育的重視。

       

西周時期的師保輔弼制度一直被後人所繼承,到西漢以後,專設太子宮,稱東宮。東宮中級別最高的是太傅和少傅,太傅公秩為中二千石,地位排在九卿之首的太常之後,其副職是少傅,官秩是二千石,與郡太守同級,太傅與少傅的職責是輔導太子。

30054ph045
翰林院
30054ph045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時期玄學盛行,儒道式微,為提倡儒學,開始太子親授的講學儀式,並與釋奠結合,釋奠是古代學校的一種傳統典禮,以酒食祭奠先師。兩晉時期正式確太子講學與釋奠結合。西晉初置太子太傅、少傅各一人,品秩與漢代一樣,掌管太子府。但從晉武即位之初就設立不明,時而由他管領,時而稱太保,到晉末也曾設六傅,總之由於戰亂,太子教育混亂,太子保師的官員也不正常。

 

隋唐時期      

唐代開始加強太子教育,劇《舊唐書‧職官三》記載:「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各一員;太子少師、少傅、少保各一員,三師三少之職,教一諭太子。無其人,則闕之。」從官品上看,太子太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是從一品,太子少師、太子少保、太子少傅是正二品。在唐代只有太師、太保、太傅、太尉是正一品,尚書省的長官尚書令是正二品,可見太子官員地位之高。

30054ph043
太子就是在皇宮裡接受教育。圖為北京故宮。
30054ph043

宋、元、明、清時期  

宋代開始,太子宮中的輔導官多是由他官兼任。《宋史‧職官二》說:「太子太師、太傳、太保,太子少師、少傅、少保。國初,師傅不常設。仁宗升儲,置三少各一人,參政李昉兼掌賓客,及升首相,遂進少傅,此宰相兼官僚之始也。」

 

元代是蒙古族建立的王朝,制度又有所不同。元代輔導太子的官府稱「詹事院」,後又多次變換名稱,最後復立詹事院。自秦以來,詹事就是太子宮內侍從官吏的頭領,東漢省去,直接歸少傅,元代又恢復詹事名稱,並作為太子府的長官。

 

明代仍然設立太子太師、太傅、太保三職。「掌以道德輔導太子,而謹護翼之。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師少保掌奉太子以觀三公之道德而教諭焉。太子賓客掌侍太子贊相禮儀,規誨過失,皆東宮大臣,無定員,無專授」。

 

清代也設太子太師、太傅、太保,太子少師、少傅、少保,都是東宮大臣,清初也是無限員、無專授,大都授予公爵的長者擔任。詹事府,並沒有被明確為輔導太子的機構。嘉慶二年,詹事府被改隸翰林院,輔導太子的任務也就交給了翰林院。

30054ph046
北京國子監是中國現存古代學堂,皇帝講學的場所。(平子攝)
30054ph046
30054ph047
國子監內乾隆講學處(平子攝)
30054ph047
作者:
上載日期:
2021年11月03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