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建安文學是怎樣產生?

30043ph001
石刻曹操像拓本
30043ph001

東漢末年,外戚和宦官專政,政治極其腐敗,社會矛盾日趨激化,終於爆發了席捲全國的黃巾大起義。各路豪強的武裝力量聯合東漢王朝鎮壓了農民起義,在此過程中也壯大了自己的實力,紛紛趁機割據,相互混戰,嚴重破壞了社會生產,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長安洛陽的宮殿被燒毀,千里之內,不見人煙。戰禍、饑荒、瘟疫蔓延到大半個中國,到處是「人相食啖,白骨盈積,殘骸餘肉,臭穢道路」(《晉書‧食貨志》)的慘象。經過十幾年的爭奪兼併,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才確定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北方在曹魏集團統治下,實行招撫流亡,設立屯田,恢復生產等措施,社會秩序逐漸安定下來。文人們經歷了大憂患和大災難以後,必然要將他們目擊的戰爭瘡痍和蓄積已久的人生感觸傾瀉出來。建安文學的繁榮,正是社會由分裂動盪趨向穩定的這一特殊歷史時期的結果。

 

漢代選拔人才注重德行節操,以地方鄉閭的評議為標準,而評議又由宗族鄉里的若干名士主持。於是從東漢初年以來,逐漸形成了所謂「衣冠望族」。他們利用主持清議臧否人物,標榜交遊,互相褒揚,以此求名求仕,一時成風,並結成了與宦官相對抗的政治集團。名士集團在反抗東漢宦官專政中起過積極作用,但他們因趨名而結成朋黨,甚至為求名聲而演成虛偽的道德行為,導致士人為盜竊虛名,一味追求「激勵名行」,弄虛作假,甚至發展到違反本性的地步。例如漢代重孝行,有士人就在父母墓道中居住,守喪二十多年,但後來被查出在墓道裏生了五個兒子,以欺世盜名論罪;又如漢代為了表示舉逸民而天下歸心,屢屢下詔徵隱士,導致相當一部分被徵的隱士「刻情修容」、「純盜虛聲」(《後漢書‧黃瓊傳》)。這樣的取士標準當然不能適應曹魏集團建立新政權的需要。

 

建安文學的繁榮與人才主要集中在魏國有關。漢末群雄逐鹿的形勢迫使曹魏集團認識到必須廣為延攬人才,重新調整社會關係,才有可能完成統一大業,因而從曹操時開始,就形成了重才輕德的人才標準。所謂「德」,主要指東漢時期流行於士人中間的偽道德。曹操出身於宦官家庭,在政治上本來就與名士集團敵對,在社會地位上又為衣冠望族所不齒。當他征戰創業之時,需要的是能夠揣摩天下之勢,應敵設變,以制一時之勝的人才,而虛偽的道德無補於事。曹操和曹丕父子兩代雖然學術取向不完全相同,但都不重視東漢的儒家經學。所謂「近者魏武好法術而天下貴刑名,魏文慕通達而天下賤守節」(《晉書‧傅玄傳》),說的就是他們的人才標準所導致的士人追求的變化。曹操愛好法家思想,所以天下重視管仲、商鞅、韓非子所代表的法家學派,以及他們主張的循名責實、慎賞明罰的刑名之學。曹丕愛好老莊的通達,天下人便輕視講究節操的儒家思想。這種人才標準對於建安的學術和道德觀念產生了重大影響。曹操努力恢復集權統治時,名門大族干涉政治,又是導致分裂的主要危險。為了抑制名門大族,曹操採用名法之術,強調選拔人才必須名實相副,並四次下令宣佈「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庚申令》),選舉以重才輕德為標準,甚至「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者」都「勿有所遺」(《舉賢勿拘品行令》)。同時破除朋黨,斥責虛偽,對名士標榜德行的浮誇之風痛加壓制,這就有力地衝擊了東漢以來長期禁錮頭腦的儒家經學和偽道德。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4月01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