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建安文学是怎样产生?

30043ph001
石刻曹操像拓本
30043ph001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专政,政治极其腐败,社会矛盾日趋激化,终于爆发了席卷全国的黄巾大起义。各路豪强的武装力量联合东汉王朝镇压了农民起义,在此过程中也壮大了自己的实力,纷纷趁机割据,相互混战,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长安洛阳的宫殿被烧毁,千里之内,不见人烟。战祸、饥荒、瘟疫蔓延到大半个中国,到处是“人相食啖,白骨盈积,残骸余肉,臭秽道路”(《晋书‧食货志》)的惨象。经过十几年的争夺兼并,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才确定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北方在曹魏集团统治下,实行招抚流亡,设立屯田,恢复生产等措施,社会秩序逐渐安定下来。文人们经历了大忧患和大灾难以后,必然要将他们目击的战争疮痍和蓄积已久的人生感触倾泻出来。建安文学的繁荣,正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稳定的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结果。

 

汉代选拔人才注重德行节操,以地方乡闾的评议为标准,而评议又由宗族乡里的若干名士主持。于是从东汉初年以来,逐渐形成了所谓“衣冠望族”。他们利用主持清议臧否人物,标榜交游,互相褒扬,以此求名求仕,一时成风,并结成了与宦官相对抗的政治集团。名士集团在反抗东汉宦官专政中起过积极作用,但他们因趋名而结成朋党,甚至为求名声而演成虚伪的道德行为,导致士人为盗窃虚名,一味追求“激励名行”,弄虚作假,甚至发展到违反本性的地步。例如汉代重孝行,有士人就在父母墓道中居住,守丧二十多年,但后来被查出在墓道里生了五个儿子,以欺世盗名论罪;又如汉代为了表示举逸民而天下归心,屡屡下诏征隐士,导致相当一部分被征的隐士“刻情修容”、“纯盗虚声”(《后汉书‧黄琼传》)。这样的取士标准当然不能适应曹魏集团建立新政权的需要。

 

建安文学的繁荣与人才主要集中在魏国有关。汉末群雄逐鹿的形势迫使曹魏集团认识到必须广为延揽人才,重新调整社会关系,才有可能完成统一大业,因而从曹操时开始,就形成了重才轻德的人才标准。所谓“德”,主要指东汉时期流行于士人中间的伪道德。曹操出身于宦官家庭,在政治上本来就与名士集团敌对,在社会地位上又为衣冠望族所不齿。当他征战创业之时,需要的是能够揣摩天下之势,应敌设变,以制一时之胜的人才,而虚伪的道德无补于事。曹操和曹丕父子两代虽然学术取向不完全相同,但都不重视东汉的儒家经学。所谓“近者魏武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魏文慕通达而天下贱守节”(《晋书‧傅玄传》),说的就是他们的人才标准所导致的士人追求的变化。曹操爱好法家思想,所以天下重视管仲、商鞅、韩非子所代表的法家学派,以及他们主张的循名责实、慎赏明罚的刑名之学。曹丕爱好老庄的通达,天下人便轻视讲究节操的儒家思想。这种人才标准对于建安的学术和道德观念产生了重大影响。曹操努力恢复集权统治时,名门大族干涉政治,又是导致分裂的主要危险。为了抑制名门大族,曹操采用名法之术,强调选拔人才必须名实相副,并四次下令宣布“治平尚德行,有事尚功能”(《庚申令》),选举以重才轻德为标准,甚至“负污辱之名,见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者”都“勿有所遗”(《举贤勿拘品行令》)。同时破除朋党,斥责虚伪,对名士标榜德行的浮夸之风痛加压制,这就有力地冲击了东汉以来长期禁锢头脑的儒家经学和伪道德。

作者:
上载日期:
2020年04月01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