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

汉代墓葬有哪些重要发现?

20107ph030
考古人员发掘汉景帝阳陵陶俑坑
20107ph030

汉代考古遗址众多,数量庞大,地域分布极为广泛,有都城、县邑、聚落、长城、障塞、工矿、手工作坊、陵墓等。汉代帝王陵多沿袭秦制,只是随葬的兵马俑少了许多,汉景帝的阳陵便是一例。另外还有一些诸侯王和贵族墓地,如满城汉墓、马王堆汉墓、南越王墓等也各具特色。很多汉代陵墓中均使用画像石和画像砖作为装饰,反映了汉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水平。

 

汉初阳陵

阳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正东的关中平原上,与往昔的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隔渭水相望,埋葬着西汉王朝的第四代帝王汉景帝刘启。阳陵是迄今经过考古发掘的唯一一座汉代帝陵。陵冢呈覆斗状,出土文物以铜铁器物为主,有铜簇、弩机、带钩、马衔、半两钱、铁矛、戟、剑及陶井、灶等。陵园最重要的发现是位于南区的24个殉葬陶俑坑。坑内藏有各式陶制人物俑和动物俑,其数量大大超过了秦始皇陵三个兵马俑坑的兵马俑总数。仪仗军士俑和婢女、侍从俑,刻画细腻,比例匀称。其中,在象征宫廷仪仗军队的殉葬坑内,出土陶俑和俑头三百多个,都是军人形象。这些军士原本著战袍、披铠甲,装有可以活动的木臂,拥盾执戟或持戈握矛,但出土时,除陶质身体外其余都已腐朽,以裸体缺臂的姿态面世。军士按真人的三分之一制成,面部表情轻松、活跃而富有生气,与秦兵马俑高大、威严、硬朗的风格迥然不同,反映了当时宽松而富有朝气的社会氛围。

 

满城汉墓

满城汉墓是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的庶兄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位于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上。刘胜与窦绾均着金缕玉衣。刘胜一棺一椁,窦绾有棺无椁,改变了过去诸侯王使用多层棺椁的旧制。窦绾的棺内周壁用192块玉版镶嵌,外壁镶嵌玉璧,棺盖及左右侧壁各镶八块,前端嵌大型玉璧一块。这种内外镶玉的漆棺在考古工作中首次发现,在各类典籍中,也未有记载。墓内共出土随葬品四千二百多件,种类众多,制作精美,其中长信宫灯是汉代铜器中难得的瑰宝。而金缕玉衣的使用,明显逾越了汉代的等级规定,充分反映了当时诸侯王强大、无视朝廷的现象。玉衣分金缕、银缕和铜缕三种,其使用有严格的规定:皇帝用金缕玉衣,诸侯王和列侯用银缕玉衣,大贵人、长公主用铜缕玉衣。满城汉墓中共出土两件金缕玉衣,是中国第一次出土的保存完整的玉衣,也是有准确年代可考的最早的玉衣,为研究汉代的丧葬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07ph031
高48厘米的西汉长信宫灯(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
20107ph031
20107ph032
刘胜墓出土的金缕玉衣
20107ph032

马王堆汉墓

马王堆汉墓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东郊。1972至1974年,相继发掘了一号、二号、三号墓。二号墓内出土“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三颗印章,证实该墓是西汉初年长沙国丞相轪侯利仓及其家属的墓葬。三号墓内出土的木犊证明其确切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

 

马王堆汉墓一、三号墓保存完整。墓内出土文物均有一千多件,主要有竹笥、漆器、木俑、乐器、竹木器和陶器,三号墓内有帛书和兵器。两墓内众多的“遣策”竹简,详细记载了两墓随葬品的情况,是目前发现的同类竹简中最完整的两批。其中一号墓白膏泥堆积既厚又匀,封固严密,使深埋地下十多米的椁室形成标准的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环境,基本排除了外界的损毁作用,使墓内物品及墓主的尸体都完好保存下来,甚至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的结构也保存较好,在世界尸体保存记录中绝无仅有。为研究尸体的保存以及古组织学、古病理学、古代疾病史和中国医学发展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资料。

20107ph033
在马王堆汉墓发现重量只有48克的素纱禅衣
20107ph033

西汉南越王墓

秦汉之际,秦将赵佗乘中原大乱,占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辖南海、桂林、象郡,势力达到今天的越南,至公元前111年,为汉武帝所灭,共历时93年。史籍文献中,关于南越国的记载非常少,让人难窥其真实面目。1983年,考古学家在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发掘了南越国二世文帝赵眜的陵墓,向世人揭示了这个昙花一现的王国。整个陵墓地宫极其豪华,共有七个墓室,完全仿照墓主生前的皇宫布局,大致同于西汉诸侯王的墓室。出土文物千余件,著名的有文帝九年句鑃、镂空龙螭纹玉环、鎏金蟠龙托座、鎏金朱雀顶饰与鎏金兽面形顶饰等。其中南越王的葬服为国内发现的唯一一件丝缕玉衣,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南越国赵氏政权与西汉王朝分庭抗礼的史实。南越王墓的发掘,再现了南越国辉煌的历史,为其社会政治经济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20107ph034
丝缕玉衣是南越王的葬服
20107ph034

秦汉画像石和画像砖

中国秦汉时期的画像石和画像砖,融雕刻与绘画于一体,存世数量众多,表现社会内容丰富,成为秦汉独特的艺术形式。画像石始见于西汉末年。制作时,先由画师在打制好的石板上绘出底稿,再由石工按画雕刻。现主要分布在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山东和苏北、皖北,陕北、晋西北以及四川和云南北部四个大区域内。画像砖与画像石极为近似,主要区别在于先在木制模具上刻出图画印模,然后印在砖坯上烧制而成。最初为空心砖,东汉后为实心砖所代替。目前最早的实物出土于陕西咸阳秦宫殿遗址中,说明至少在秦代已使用画像砖。西汉画像砖仅存在于陕西和河南地区,东汉则有中原(主要是河南)、西南(主要是四川)和江南三个区域。
 

画像石和画像砖所表现的内容极其丰富,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尤其是集中分布在四川成都平原上墓葬中的遗存,反映了更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产、生活场景。如著名的“盐场画像砖”刻画出汉代四川井盐生产的全景,“收获画像砖”则生动地表现出农忙收割时的紧张情形。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代表了中国秦汉美术的杰出成就与水平,同时,其广阔的题材与内容也全面反映了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

20107ph035
收获渔猎画像砖
20107ph035
作者:
上载日期:
2024年02月28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