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聖經》如何產生並在中國流傳?

30022ph002
石家莊基督教會唱詩班
30022ph002

基督宗教的教義,全在於聖經之中。聖經(The Bible)一辭是來自希臘Biblia,意指「典籍」,上帝借着先知寫成聖經,向人類傳達他的訊息,所以聖經被視為上帝的說話,也是基督宗教信仰的依據。聖經包括《舊約全書》與《新約全書》,而作者有四十多人,當中包括在埃及皇宮長大的摩西、先知以賽亞、牧人阿摩斯等。這四十多位作者生活在一千六百多年內的不同年代及地域當中。

30022ph001
中國出版的不同種類的聖經
30022ph001

舊約聖經原本是猶太教的典籍。所謂「約」意在表示天主(上帝)與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上所訂立的盟約,因為這一經典是基督宗教從猶太教那裏繼承下來的,因而稱之為《舊約全書》。《舊約全書》大約是公元前1300年至前100年逐漸彙集完成。舊約聖經原文大部分是用古代猶太民族的語文古希伯來文寫成,講述古代以色列民族的起源、傳說、歷史和法律、典章、制度及其民族英雄、君王和先知,在古代以色列民族神權國家形成過程中和以色列後來的興衰過程中的作用,以及他們給予以色列人的道德訓誨。天主教會採用的舊約聖經為46卷,基督教(新教)採用的舊約聖經為39卷。

30022ph003
《新舊約聖經》
30022ph003

《新約全書》形成於公元一至二世紀,於公元四世紀初最後成書。《新約全書》是與《舊約全書》相對應的。基督徒認為「舊約」是天主(上帝)與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上訂立的神聖盟約,「新約」是基督以自己的鮮血和死亡,在天主(上帝)與人之間新建立的神聖盟約。《新約全書》是耶穌死後由其門徒弟子在天主聖神(聖靈)的默感與引導下,寫成的經典彙編而成。除《瑪竇福音》(《馬太福音》)的原文為阿拉美文,《新約全書》的其他各卷都是用希臘文寫成。天主教、基督教和東正教會使用的《新約全書》同為27卷,但專有名詞如每卷的譯名、人名和地名的漢譯名稱上差別較大。

30022ph004
《新約全書》
30022ph004

《聖經》的中文翻譯在中國經歷了漫長的歷史。自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基督宗教的一個支派——聶斯脫利派傳入中國後,《聖經》的漢譯工作已開始。現今發現的唐代翻譯經文有《序聽迷失所經》、《一神論》、《三威蒙度贊》等。元朝元世祖至元三十年(1293年),意大利傳教士孟德高維諾正式將天主教帶入中國,隨後開始聖經翻譯,但無譯本傳世。明末清初天主教第二次傳入中國,並陸續把《聖經》部分內容翻譯成中文。十八世紀初,法國傳教士巴設將《聖經》武加大(拉丁文)譯本譯成中文。1739年,此譯本被帶到倫敦,現存於英國倫敦博物館。約1800年,法國耶穌會來華傳教士賀清泰翻譯了《古新聖經》。此譯本也未刊行流傳,原稿現存於上海徐家匯圖書館。十九世紀中期,天主教《聖經》的漢譯工作有所發展。1897年耶穌會士李問漁翻譯和出版了《新經全集》。此後,又有一些譯本相繼問世,較著名的有:蕭靜山譯《四福音》、《新經全集》(1922年)等。

 

天主教首部《聖經》全譯本為《思高聖經合訂本》。此譯本自1968年出版後很快成為華人天主教會最廣泛採用的中文聖經。這部聖經譯自思高聖經學會,所以通稱思高譯本或思高本。1998年,譯文通俗的中文版《牧靈聖經》翻譯完成,目前此譯本在華人天主教會大力推廣。

 

基督教自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馬禮遜傳入中國後,很快就開始翻譯聖經,不久馬禮遜翻譯的單行本如《使徒行傳》、《路加福音》等出版發行。1822年第一本《聖經》中文全譯本由馬士曼和拉薩爾翻譯出版。1824年馬禮遜和米憐合譯的《聖經全書》(又稱神天聖書)出版發行。1979年,由許牧世教授等人合譯的《現代中文譯本》出版。此後又於1997年修訂完成《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作者:
上載日期:
2020年01月29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