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伊斯蘭教如何影響中國文明?

1603ph007
刻有阿拉伯文《古蘭經》的元代清真寺門楣碑銘
1603ph007

醫藥典籍

在唐代後期,伊斯蘭世界的藥物已開始傳入中國,有的藥料後來甚至成為中藥方劑的「當家藥材」,例如沒藥和沉香等。宋初,透過海外貿易而來的阿拉伯藥材有37種,如龍腦、沉香、丁香、皮桂等。元朝時官方更設有管理「回回」藥物的專門機構,稱為「回回藥物院」。有的「回回醫人」、「回回醫官」已經會做簡單的外科手術,如割除腐肉、贅疣(即剔除皮膚贅生物)等。元代營養學專著《飲膳正要》記載了一些頗有價值的回回保健品和方劑。明初,有一本醫書叫《回回藥方》,原書共36卷,現僅存4殘卷,不著撰人,其基本內容大多是元代伊斯蘭醫書的譯本。據研究,《回回藥方》中的不少方劑在藥料、配伍和劑量等均與穆斯林醫學家伊本‧西那所著的《醫典》有淵源關係。

bulb

《飲膳正要》

《飲膳正要》為中國首部有關食物營養和療效的專著,初刻於元文宗至順元年(1330年)。作者是元代皇帝的飲膳太醫忽思慧,負責宮廷飲膳烹調工作。他繼承古代的醫學理論,又廣集蒙、回和維吾爾等民族的食療方法,結合個人從事飲膳工作的經驗,撰成此書。此書由妊娠和飲酒等飲食禁忌,到如何配合季節選擇食物,及過多攝食甜、鹹、苦、辣等味道的弊害皆有論述,並附圖論述各種食物的功能及主治病症。《飲膳正要》早年傳往日本,明、清兩代曾多次翻印,廣為流傳。

bulb

《醫典》

《醫典》的作者伊本‧西那(公元980—1037年)有「醫中之王」的美稱,著作宏富,一生共寫了99部書,是中世紀穆斯林哲學家、教義學家、醫學家、自然科學家和文學家,以「通才」著稱。他的《醫典》分5卷,共百萬字,其最突出的成就是說明了縱隔障炎和胸膜炎的分別;把腦外傷和腦內部原因引起的兩種不同的癱瘓區別開來;確認了肺結核的接觸性傳染;水和土壤傳播疾病的作用;對於鉤蟲病作出科學的診斷,這部書還總結了760多種藥的性能。此書對西方的影響很大,十二世紀時即被譯成拉丁文,至十五世紀更再版15次。自十二世紀至十七世紀,一直被西方人當作醫學指南。

天文曆算

元代穆斯林在天文曆算方面有不少貢獻。他們組成「回回司天監」,給中國帶來了大批天文曆算的「回回書籍」,如托勒密的《天文大集》和伊本‧優努斯的《哈克慕天文表》。其中於元初為「回回司天監」提點(台長)的穆斯林紮馬魯丁更堪為代表。他製造了七種觀測天象的「西域儀象」,其中地球儀為木質圓球,七分水是為綠色,三分地是為白色。球面上有江河湖海,並貫通着橫橫豎豎的經緯線。從基本形制來看是頗接近現代的地球儀。紮馬魯丁於至元四年(1267年)依阿拉伯曆法編撰了《萬年曆》,在中國頒行了14年。另一位天文學家劄馬剌丁推算編寫的《回回曆》,由元政府統造統銷,長期在民間流行。元代穆斯林天文學家的影響力一直延至明、清兩代。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朱元璋欽命翻譯的(回回)《天文書》竣事。洪武十七年(1384年)編製《回回曆法》;成化十三年(1477年)經增修該書改稱《七政推步》,始與《大統曆》參用,直至清初。

bulb

「西域儀象」

七種觀測天象的「西域儀象」分別為渾天儀(多環儀)、測驗周天星曜器(方位儀)、「春秋分晷影堂」(即斜緯儀)、「夏秋至晷影堂」(即平緯儀)、「渾天圖」(即天球儀)、「地理志」(即地球儀)和「晝夜時刻器」(即觀象儀)。

建築風格

伊斯蘭教清真寺拱頂式的禮拜殿建築別具特色,它們多為磚石結構,外觀造型富阿拉伯特色:如外表光潔古樸、風格與中國佛塔迥然不同的「蕃塔」,長方形寺門的門楣、門頂和拱頂等,其後融合了中國建築特色的殿堂式清真寺,更以彩畫和雕刻藝術配合中國的庭院藝術建築,可以說豐富了中國建築藝術的內涵。對於元代北京宮城的建築,大食國人也黑疊兒功不可沒。他於元初出任「諸色人匠總管府」總管(秩正三品),受命領導修建宮城。元世祖對其工作非常滿意,所以也黑疊兒深受重用。

1603ph008
西寧東關清真寺外景
1603ph008

貿易經商

在唐代,對外通商大埠如廣州等城市已設有「波斯胡店」,是由僑居中國的穆斯林經營、專門售賣阿拉伯半島及中亞一帶舶來品的商店。宋時對外海路貿易極為發達,而以穆斯林主理的香料貿易佔了顯著地位。至南宋初以穆斯林貿易為主的對外貿易,佔當時的進口關稅總收入五分之一,這筆收入對於南宋初年的國家命運至關重要。此外,棉花的種植技術亦是由穆斯林商人傳入中國,至南宋末年,中國才開始種植棉花。

 

製造兵器

元朝所造兵器中,有一種大炮叫「回回炮」。這種炮射程遠而摧毀力非常強。這種發射彈石的機械與火炮不一樣,它的動力部分和彈頭都不裝置火藥,彈石可重達150斤。這種造炮技術取自「回回炮法」,因此才叫「回回炮」。元朝設有「回回炮手軍匠萬戶府」,下轄千戶府、百戶府,其領袖都是穆斯林,而且幾乎每個戰鬥單位都有回回炮。據認為,騎兵加回回炮是元軍打敗南宋的兩個要素。此外,一種叫「西域炮」的管形火銃也得力於回回炮手而製造出來。

 

紡織技藝

穆斯林創立初期佔領中東地區的時候,從埃及、敍利亞和波斯學會了古老的紡織藝術,因穆罕默德嚴禁偶像崇拜,禁止繪製畫像,於是穆斯林便將阿拉伯花紋代替那些飾有人和動物的圖像,來發展這門紡織藝術。其生產的絲、毛和棉織品以質量著稱,流通世界各地。元朝有一種紡織品叫「納石失」,是由精毛線和金絲線混織而成,非常名貴,專供製作官服使用。它由設在河北北部和新疆等地區的「納石失局」組織生產,其領班及匠人大多是穆斯林。

 

傳入香料

宋時利用由伊斯蘭世界傳入的香料來製作「香劑食品」(有香料添加劑的食品),已成為一種社會風氣。焚香、熏香也在社會上普遍起來。當然,吃香劑食品、焚香和熏香等習尚,中國古已有之,其普及化卻得力於伊斯蘭世界的舶來品──香料。

 

書畫藝術

中國穆斯林喜歡以阿拉伯文書寫《古蘭經》的經文圖案,稱為「經字畫」。這種傳統書法藝術,既融合了漢字書法的佈局和間架,亦保留了阿拉伯書法固有的筆法,形式有中堂、條幅、匾額、對聯和橫幅等。經字畫在中國穆斯林當中很受歡迎,幾乎家家懸掛。這種藝術是傳統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相融合的結晶。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3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