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穆罕默德是怎樣創立伊斯蘭教?

1603ph001
伊斯蘭教經文
1603ph001

伊斯蘭教是當今世上信徒數目最多的三大宗教之一。自七世紀初於阿拉伯半島興起以來,截至2015年,全球約有17億信徒,並一直保持着向世界各地傳播、發展的趨勢,被認為是發展得最快的宗教。

 

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約公元571—632年)出身麥加貴族,他自幼父母雙亡,輾轉由伯父撫養。他因家境貧窮,少年時代沒有受過教育,以牧羊為生。12歲起他跟隨伯父參加商隊到敍利亞、巴勒斯坦等地經商,期間曾接觸過不少基督教和猶太教徒,亦親歷不少阿拉伯部落之間的戰爭以及商人對貧苦大眾的盤剝。期間他曾參與長達4年的阿拉伯半島部落間的「伏賈爾之戰」,掌握了相當的軍事知識。至25歲時,穆罕默德與麥加富孀赫蒂徹結婚,經濟情況明顯改善,開始積極參與麥加城的公共事務,其社會聲望亦日益提高。約在公元610年的某一天,穆罕默德宣稱自己接受「天啟」,奉命傳播信仰唯一主宰─安拉的宗教(伊斯蘭教)。公元622年,穆罕默德與部分信眾遷徙至麥地那,隨後在麥地那建立了宗教公社組織。公元630年,穆罕默德以武力佔領麥加,麥加人皈信伊斯蘭教,也就是在這一年,阿拉伯主要部落紛紛派代表晉見穆罕默德,承認他的政治、宗教權威。阿拉伯半島被一種嶄新的宗教勢力、意識形態統一了。

1603ph002
中國境內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民
1603ph002

從政治角度看,伊斯蘭教主要有兩大教派,即「遜尼派」和「什葉派」。公元661年,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在庫法被刺身亡。隨後,阿里長子哈桑被推舉繼任哈里發。敍利亞總督穆阿維葉在大馬士革也繼位哈里發。經過一段時間的爭奪,哈桑被迫放棄哈里發位。穆阿維葉以大馬士革為都城建立「伍麥葉王朝」,從此哈里發成為世襲的君主。這標誌着「四大哈里發時代」的結束,伊斯蘭教歷史也翻開了新的一頁。

bulb

「四大哈里發時代」

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後,他的最初四個繼任者,被稱為「四大哈里發」。分別是:阿布‧巴克爾(公元632—634在位)、歐麥爾‧伊本‧哈塔卜(Omar)(公元634—644在位)、奧斯曼‧伊本‧阿凡(Othman)(公元644—656在位)、阿里‧伊本‧艾比‧塔利卜(Ali)(公元656—661在位)。

阿里黨人被迫轉入地下開展反對伍麥葉王朝。在反抗過程中,阿里黨人逐漸發展成為一個政治派別──什葉派。什葉派否認前三代哈里發和穆阿維葉王朝的合法性,認為只有出身於穆罕默德同一家族(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後裔才能出任哈里發。信奉什葉派的穆斯林,其人數次於遜尼派,約佔全世界穆斯林總數的17%。主要分佈在伊朗、伊拉克等國家。此外,什葉派又有一些支派,勢力較大的是「栽德派」和「十二伊瑪目派」。1502年,伊朗薩法維王朝宣佈什葉派(十二伊瑪目派)為國教。至今,什葉派仍為伊朗國教。世界絕大多數穆斯林則屬於遜尼派。它承認四大哈里發的合法性,一直以來佔據主導地位。除了上述兩個教派,還有沙地阿拉伯奉行的「瓦哈比派」。這是近代興起的一個派別,它是在反對土耳其人對阿拉伯半島統治的抗爭中發展起來。這一教派主張「憑經立教」、「遵經革俗」──反對異端邪說,恪守認主獨一;反對標新立異,認為一切都應回到《古蘭經》裏去。此外,伊斯蘭教還有許多不同主旨的教義學派、教法學派和神秘主義團體:教義學派如「理性派」、「中庸派」、「雙重真理派」等;教法學派如「哈乃斐派」等;神秘主義派別如「蘇非派」等。

 

在當代,穆斯林遍及世界各地,佔人口總數超過17億。其中有30多個國家將其定為國教,穆斯林人口超過90%的則有40多國,目前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印度尼西亞,約有2億。信奉伊斯蘭教地區主要為西亞、北非、南亞和東南亞等地,其中較具影響力的國家是埃及、沙地阿拉伯、土耳其。在中國,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以前,伊斯蘭教多被稱為「回教」。至五十年代中期,中央政府以政令形式統一其稱謂為「伊斯蘭教」。現在,在港、澳、台地區,多數人仍習慣沿用「回教」。

1603ph003
伊斯蘭教建築物
1603ph003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2月30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