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俑

20502ph029
20502ph029

古人相信死後靈魂不滅,在另一世界繼續生活,所以自古以來就有陪葬的習俗。在商周時期,奴隸主生前過着豪侈生活,死後為了在幽冥世界保持和生前同樣的享受,於是就以大批奴隸殉葬。以活人殉葬是極其殘酷和野蠻的行為,是對人生命的蔑視,也是人類文明的蒙昧和黑暗時代的標誌。隨着春秋戰國時期奴隸制度瓦解,各國相繼建立了封建制,殺殉喪葬的殘酷習俗也發生了變化,人的勞動力價值逐漸被看重。開始以俑代替活人殉葬,可以說俑是人殉的取代物。

 

以俑殉葬是社會進步的象徵,它的最終目的是代人殉葬。自秦國統一六國之後,法律上已禁止的人殉雖時有出現,但那畢竟不是主流,而具有代表性的是以俑殉葬。秦始皇兵馬俑可謂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在殉葬制度發展史上意義重大。1974年3月29日陝西驪山北麓的西楊村農民在打井中發現了一個陶武士俑頭。其後當局成立了秦俑考古隊,於當年7月15日試掘,並於1975年成立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迄今為止,已經發現的兵馬俑一至四號坑,總面積約25,000平方米。一號坑發掘陶俑及陶馬2000餘件,木質戰車20乘,各類兵器及工具等近4萬件。對於兵馬俑坑與秦始皇陵的關係,學術界有多種不同觀點。有學者甚至認為,葬俑行為是一種巫術,秦始皇宏大的兵馬俑群,其實就是規模空前的厭勝巫術道具,為的是在地下抵禦六國的侵擾。數千件兵馬俑、駟馬戰車,以及實用銅兵器,是震驚世界的大發現。這是以車、騎、步、弩編制為秦始皇送葬的秦軍方陣,它以恢宏的整體氣勢體現着「秦王掃六合」的強大軍威與國威。兵馬俑藝術是表現「靜止的力的藝術」,重寫實的形體表現,縱觀兵馬俑坑的佈陣,表現出的視覺效果是整齊、嚴密,延展成一個浩浩蕩蕩的軍事實體,作為立體空間的群體造型藝術,是大型的寫實主義傑作。幾與原物同大的兵馬俑,是秦代陶塑藝術的代表,標誌着中國雕塑藝術誕生並獨立發展走向成熟的階段,是中國雕塑藝術史上出現的第一個高峰。

 

漢代盛行厚葬之風,使作為隨葬用品的陶俑題材變得豐富多樣,無論是男女侍俑、武士俑、舞蹈俑、伎樂俑、百戲俑、說唱俑等,都被埋入墓中。總之日常生活中能見到的,在漢代陶俑身上都有所反映。魏晉南北朝時期各民族間戰爭頻繁,民族遷移促進了全國範圍內的民族大融合與文化間的互動交流。故這一時期陶俑在形體和相貌上都表現出少數民族特色。隋唐時期,中國古典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大成,融中外文化於一爐。隋唐俑比秦漢俑,在數量、題材、手法上,都要豐富得多。且寫實性也大為加強,其髮型、服飾、體態、神情、動作各盡其妙。彩繪釉陶和唐三彩的出現,常見黃、褐、綠、白等彩,也有藍彩或黑彩,使唐俑更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宋代以後,隨着葬習俗的變化,特別是焚燒紙明器習俗的興起,使得隨葬陶俑較前減少。

 

俑產生的時代早,綿延的時間長,幾乎跨越了整個中國古代,蘊涵着從政治、文化、軍事到生產、生活多方面的豐富內容,在一定意義上成為我們今天了解古代中國的一部形象的歷史。隋唐時代是俑像發展的巔峰期,而唐三彩的駱駝載樂俑是絲綢之路中亞文化交流的體現,是胡音、胡騎與胡妝的形象表現。從藝術的角度看,俑是古代的人像雕塑,是歷史上不同時代、不同社會階層、不同身份地位的造像,是古代藝術匠師根據隨葬的要求與觀念,依照當時社會上實際存在的人物創作的。俑作為古代喪葬的隨葬品,在千百年後的今天成為歷史的載體,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