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散落新疆的壁畫遺珠

20501ph016
克孜爾第38窟前壁《菩薩聽法》
20501ph016

新疆地區幅員遼闊,氣候乾燥,是中西交流要地,在佛教東傳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因此,遺存有大量早期壁畫。新疆鄯善伊循(今為若羌縣屬)在漢代為屯田之所,當時已是佛教盛行的小國。在此地的米蘭第三號古寺遺址,入口內壁繪有翼天人七身,另外在東南殘壁上還畫有佛與六弟子像,以及摩耶夫人感夢等畫面;第五號遺址護牆板上,在花鏈飾上繪有各種形態的青年男女,有戴冠的王子、持瓶的婦人、攜三絃琴的少女、黑髮青年與勇猛的武士,東南壁長約三米的壁面和北壁上,畫須大拏本生故事。

bulb

佛教盛行的小國

高僧法顯於後秦弘始元年(公元399年)行經鄯善時,該國已有八千餘家佛寺,而崇信佛法的沙門多達四千餘人,均習小乘。在國王帶頭崇佛的情況下,幾乎把國家的財力物力都用在營建佛寺。觀察伊循地區殘留的壁畫,可見當時佛教盛行的情況。

20501ph010
佛與六弟子
20501ph010

于闐(今新疆和田、于田及其附近地區)也曾是佛教盛行的小國,和中原內地有密切交往,從當地發現的佛教遺物和傳入中原蠶種絲織便可證明。蠶桑絲織傳入于闐的傳說,也在壁畫上表現出來。這些題材本在寺院壁畫中亦有,但因寺院只剩垣土,只能從僅存的木板畫上一覤。在于闐達德力城(今新疆和田縣丹丹烏里克)遺址的寺院內,出土了一些木板畫。這些木板畫大多放在佛座下,是信徒奉獻的供養用品,上面有些畫了織機神像,有些畫了蠶種傳入于闐的故事。蠶種絲織傳入于闐的故事反映了中原與邊遠地區物質文化的交流。這一題材在民間被反覆描繪,也說明了人民對於民族間友好交往的珍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畫中的婦女完全是道地的中原服飾與面貌。由此可見于闐與中原不但有民族交流,而且以本地傳說和歷史題材作為表現內容,進一步突破了宗教題材與儀軌的限制,使佛教藝術更加本土化和生活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本民族的寺院壁畫。

20501ph013
莫高窟五代第98窟于闐國王供養像,國王為中原皇帝裝束,皇后則為回(回鶻)漢混合裝
20501ph013

新疆具代表性的佛教石窟,有龜茲地區(今庫車縣)的克孜爾石窟、庫木吐喇石窟和吐魯番地區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等。龜茲石窟壁畫的題材十分豐富,主要表現釋迦牟尼前世的本生故事、釋迦在世的本行、教化事跡等。公元五六世紀是龜茲佛教的鼎盛時期,以小乘佔優。從洞窟壁畫中多為龜茲達官貴人,可見王公貴族的提倡,正是這裏佛教興盛的重要原因。但龜茲佛教在伊斯蘭教勢力進入後迅速消退,佛教寺院被破壞,石窟寺的塑像全被搗毀,沒有一尊倖存。壁畫也被挖毀許多,完整保存下來的很少。龜茲藝匠創造了彩塑與壁畫相結合的方式來表現佛教題材,它不同於犍陀羅藝術的石刻佛雕,而是一種全新的藝術樣式。龜茲壁畫的佈局規整對稱,以克孜爾第三十八窟為例,從主室正壁正中主尊佛像龕外遺留的木樁孔來看,壁畫內容是左右對稱。龜茲壁畫絕大部分是人物畫,人物合乎比例,動態正確。故事畫以佛傳和本生最富特色。

20501ph015
于闐達德力城(丹丹烏里克)殘存的寺院壁畫吉祥天女
20501ph015
20501ph012
夫人感夢,淨飯王召相師占夢
20501ph012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11月12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