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詩經》與《詩三百》有何關係?

0402phn002
《詩經》
0402phn002

中國遠在2,500年以前,文化就有了很高的發展,標誌着那個時期文學領域偉大成就的,就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詩經》是產生於中國先秦時代的一部古書,但在當時一些文獻提到它時,只稱它為《詩》或《詩三百》,並未見《詩經》的名稱。稱它作《詩三百》,是就它的篇數說的。但若把全書逐篇數一下,實際共有305篇詩,那麼《詩三百》的名稱,實際上就是詩篇的約數。

 

我們今天看到的《詩經》有305篇作品,全都可以合樂歌唱,這些詩歌其實就是歌詞。由於這些樂歌的樂調各有不同,所以結集後以風、雅、頌作為分類。那麼,風、雅、頌又是甚麼意思呢?《詩經》中的「風」,又稱「國風」,是指當時各諸侯國地方的樂曲,猶如我們今天所說的俗曲,即各地的土樂小調。《詩經》中收有十五國「風」,十五國風共收160篇作品,絕大部分是各地民歌。「雅」,是指雅樂,是當時周天子都城附近的樂曲。雅,又有大雅、小雅之分,這與產生的時代有關。雅詩共105篇,既有當時都京城附近的民歌,也有一部分是文人創作。「頌」,是古代祭神祭祖時用的歌舞曲。頌又有周頌、魯頌、商頌三部分,共40篇,大約是由當時王朝中的史官或巫祝等人創作的。

 

 

0402ph001
《詩經》
0402ph001

《詩經》中各篇詩歌的作者,絕大部分都已不可考。這是因為那些民歌民謠作品多屬於民間集體創作,最初在人民中口耳相傳,一個人唱出,或幾個人和唱,在流傳中又不斷有所加工、修改,根本無所謂是哪個人的作品。至於那些貴族文人的作品,除少數在詩中偶爾留下名字外,大多數也無名可考。漢代《毛詩小序》解釋各篇詩歌時,往往把詩都說成是某王、某妃、某公或某個歷史人物所作,實際是捕風捉影,並不完全可靠。關於《詩經》中各篇作品的年代,也多難以具體指明。根據內容和風格來判斷,一般來說,《周頌》最早,產生於西周(公元前1111—771年)初年。《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詩,少部分產生於西周後期。《小雅》和《國風》已多屬西周末年和春秋(公元前722—前481年)時期作品。《魯頌》是周平王東遷以後的作品。《商頌》的時代有爭論,一般認為是東周宋國的作品。由於宋國是殷商的後裔,因而通稱這些頌揚先祖的詩篇為《商頌》,其產生年代並不在殷商時代(公元前1751—1111年)。

作者:
上載日期:
2019年07月05日

延伸閱讀